10歲中考,12歲考上多倫多大學,13歲考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并已入讀——李之城2022年畢業于深圳外國語學校,是本屆深圳市年齡最小的高中畢業生。
憑著踏實努力
闖出一條不凡求學之路
李之城有著一條不凡的求學之路。
2019年,年僅10歲的李之城順利考入深外,開啟了高中生涯。
2020年,12歲的李之城入圍中科大少年班測試選拔,得到原中科大少年班創辦人之一、原深國交創院院長朱源,中科大教授及南科大教授等教育界人士的指導與鼓勵。
2021年12月,李之城參加深外多倫多大學綠色通道項目,獲得多倫多大學錄取資格。
除了申請國際名校,李之城還參加了清華大學新領軍計劃,獲得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中心選拔資格。為了備戰清華大學新領軍計劃,他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高等數學的學習。
2022年6月,李之城順利完成高考,取得較好成績,其中英語單科139分、語文120分。高考結束后,他又參加了多場綜評測試,成績名列前茅,高分入圍多所高校,先后獲得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西交利物浦大學、密涅瓦大學、滑鐵盧大學、利茲大學等高校本科項目的初審資格、入圍資格或預錄取資格。
李之城的父親李朝曙稱:“我不認為他是‘神童’或‘天才’,這樣就忽視了他的努力。他在學習上確實有點小天賦,但好成績的獲得不是光靠天賦,還需要他自己持續努力。”
小小少年有點萌
向同學傳遞正能量
盡管李之城比同班同學小了四五歲,但是與同學的相處卻和諧融洽。他樂于向同學們分享解題思路和學習經驗,高一時,他就開始對新高考的報考進行研究,還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編寫“新高考指南”,在線為其他同學和家長講解高考報考流程。
帶動身邊同學共同進步、一起成長,李之城覺得這樣給他帶來很大的愉悅感,他希望以積極向上、認真求知的態度向身邊的同學傳遞正能量。
深外高中三年的校園生活是充實豐富的,李之城熱愛運動,課余時間經常和同學一起踢足球、打籃球和羽毛球。他知道自己年齡小、體格沒有其他同學強壯,為此他每天堅持跑步1000米來增強自己的體格。每一滴揮灑在操場上的汗水,體現了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也讓他的學習生活更加健康豐富。
孩子氣的一面時不時地也會展露出來:剛上高一那會兒,跟老師走路時,會牽著老師的手,老師笑著跟李之城的父親李朝曙說,“可以看出來,還是個小朋友”;備考時為了騰出更多時間來學習,穿過的臟衣服會偷偷塞在柜子里,好幾天才送洗一次;和班上的同學私下建立了“秘密基地”,時不時地就跑去“基地”學習;在家里跟弟弟玩枕頭大戰、象棋大戰,經常被弟弟欺負;跟弟弟下國際象棋前,都會打印一份《不許悔棋不許哭承諾書》,認真地讓弟弟簽字確認,簽完再開棋。
成長離不開科學教育引導
期待擁有更多人生閱歷
李之城一路成長離不開來自父母的教育。
“我們和孩子相處一直都堅持平等、輕松和尊重。”李朝曙認為,聰明的孩子更需要聰明的父母來引導。李朝曙在李之城小時,就開始采取主動教育的方法,根據他愛好學習知識的特點,所有知識都提前半個學期或一個學期主動學習。“我主要會根據城城的個性化特點做出調整,讓他不會有過重的學習壓力。”李朝曙稱。
李之城主動學習的重要原因是,他認為學習知識在不斷充實自己,而學習過程中的許多經歷也輕松有趣。5歲時,他去澳大利亞旅游,看到了考拉、袋鼠,想起在地理課本上也見過,書本和現實有了聯系,而學習恰好是這一聯系的橋梁,這讓他興奮不已。在父親看來,運用科學有趣的方法引導孩子學習是好的教育方式。
面對外界的看法,李之城說:“我希望在大學校園里開開心心地享受生活,擁有更多的人生閱歷;同時,學好專業知識,開拓眼界,為將來深造打好基礎。”李朝曙說:“我們對兒子的希望就是讓他成為一個快樂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