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系本科黨支部成員走進校史館開展“銘記船鑄初心·賡續紅色血脈”黨課實踐活動2025年5月25日,為深入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切實提升黨員黨性修養,電氣系本科黨支部成員赴校史館開展“銘記船鑄初心·賡續紅色血脈”黨課實踐活動。通過參觀校史館的豐富的船舶制造史料、紅色故事展區與學校歷年來的知識產權成果,黨員們進一步汲取奮進力量,強化歷史擔當。
活動伊始,黨支部成員們緩步穿行于船舶圖片展區。從最初的實驗小艇、動力簡易艇,到后來的中型護衛艦、智能無人艇,每一張照片都配以簡潔的文字說明,闡釋了船型、動力系統、航行性能等技術要點。大家駐足在展板前,感受那股穿越時空的“船魂”——無論風浪多大,始終追求質量與創新,從一塊鋼板到整艘艦船,詮釋了師生們“造好每一艘船”的執著信念。成員們低聲交流:“這不僅是造船的工藝變遷,更是一代代人傳承下來的工匠精神和家國情懷。”

圖1.參觀學校造船發展過程隨后,大家移步至知識成果展廳,這里展示了近十年來學院師生取得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及重點項目轉化案例。展廳分為“核心部件創新”“材料與制造”“智能化控制”三大板塊,每個板塊都貼有專利證書與技術要點說明。黨員師生認真閱讀專利摘要,對照展柜中的樣機模型,探討如何在科研與教學中踐行先鋒模范作用。討論中有人建議定期舉辦專利申請經驗分享會,也有人提出將知識產權教育納入支部學習計劃,以推動黨建與技術創新“雙融雙促”。參觀結束時,黨支部一致表示,要把“船魂”與“創新魂”共同煥發在日常學習、科研和學生工作中,既守護好知識成果,也守住育人初心。
圖2.學習學校知識產權參觀結束后,全體黨員來到多媒體報告廳旁的黨建工作展示區,參觀了題為《傳承紅色基因·夯實黨建根基》的專題展覽。其中講解了學校紅色發展歷程與黨建工作同頻共振的軌跡,結合校史館展出的革命先輩事跡和校內黨建創新實踐,深入闡釋“初心”與“使命”的深刻內涵,號召黨員要發揚一代代師生扎根教育、矢志報國的紅色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把新時代學校黨建成果轉化為投身教學科研和服務同學的強大動力。
圖3.參觀學校黨建專欄在隨后的研討交流環節,大家圍繞“如何在學生工作崗位上踐行不忘初心”以及“如何推動學校黨建與知識產權工作融合”展開熱烈討論。黨員代表高天宇同志分享了自己參與實驗室專利申請的體會,建議加強專利成果的宣傳與轉化;高天宇同志提出要將黨建活動與青年學生科研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創新熱情。大家表示,將以此次實踐活動為契機,把黨性教育成果融入日常學習科研和學生工作中,既為學校船舶事業貢獻青春力量,也為知識產權保護與應用添磚加瓦。
圖4.成員們探討黨建工作活動尾聲,黨支部成員們在校史館門前整齊列隊,共同合影留念,鏡頭下的笑臉映照出大家此行的滿滿收獲。合照過程中,大家互相交流參觀心得,感慨良多:有人說對專業發展脈絡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有人表示對科研與創新的動力被進一步激發,還有人認為支部凝聚力和黨員責任感都在實踐中得到了錘煉。此次校史館之行讓每位黨員既收獲了精神洗禮,也增添了行動指南,為今后在教學科研和學生工作中踐行初心使命提供了強大動力。
圖5.成員們合照電氣系本科黨支部成員將牢記初心使命,以校史館的紅色印記和知識產權成果為激勵,奮楫勇進。在今后的學習科研與學生工作中,他們要以學校的“造船精神”為航標,以“尊重創新、保護成果”為準繩,把黨性修養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主動擔當電氣學科技術攻關與知識產權轉化的“雙重責任”,以青春和智慧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船舶強國和電氣創新貢獻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