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西安交通大學第四屆“銳•動交大”體育人物評選結果出爐,段明宇、康嘉琪、黃子豪、呂偉旗、熱依漢古麗•麥麥提等5名同學摘得榮譽。他們,熱愛體育運動,不斷向著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充實、提升自我;他們,身體力行傳承體育精神,傳播體育正能量。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
段明宇:羽球飛揚,超越夢想
段明宇與西安交大的緣分起源于羽毛球。2017年他參加了西安交大航天航空學院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并獲得了優秀營員和交大錄取資格。夏令營期間,出于對羽毛球運動的熱愛和對西安交大羽毛球項目的好奇,他抽出時間參觀了西安交大文體中心羽毛球館,在那里,段明宇深深為學校高水平訓練和完善的場館條件所吸引,因此,他選擇到西安交大的心更加堅定了。
研究生期間,段明宇努力通過層層選拔,成為校羽毛球隊隊員,并一步步成長為了校羽毛球隊隊長、羽毛球協會主席。2019年獲授國家二級裁判員技術等級稱號,2020年獲陜西省第十七屆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甲組男子團體冠軍和優秀運動員榮譽稱號,2020-2021學年因在推動校園羽毛球運動發展方面作出的突出貢獻,獲授西安交通大學優秀研究生干部榮譽稱號。
對段明宇而言,體育是陪伴其渡過難關的益友。2020年6月,他遭受了其體育生涯中最嚴重的一次傷病:在一次比賽中起跳殺球時,左踝關節嚴重扭傷,三條側副韌帶斷裂了兩條,雪上加霜的是,他在科研方面的一篇論文也被拒稿了。運動和學術方面的雙重打擊讓他感到迷茫、頹喪,甚至一度處在人生的“至暗時刻”,“是對羽毛球運動的熱愛讓我重拾信念。”他積極治療并康復訓練,僅僅經過不到4個月的恢復就重返了訓練場,繼續履行隊長的職責,組織隊員積極備戰陜西省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功夫不負有心人,段明宇帶領隊伍出征陜西省第十七屆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使西安交大時隔8年重奪陜西省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團體冠軍,并包攬男單、男雙、男團三項冠軍。
2018年段明宇從合肥工業大學畢業,保研至西安交大,2018-2021年在西安交大航天航空學院力學專業完成了碩士階段的科研和學習;今年段明宇通過申請—審核制博士招生,錄取成為了北京大學2021級博士研究生。在學習科研和體育運動的道路上,他始終堅定向前,不畏任何艱難險阻。“這種永不言棄的精神力量是體育帶給我的,我會將這種精神傳遞下去,讓更多人感受到體育的魅力。”段明宇說。
康嘉琪:圍棋學術齊頭并進
作為棋牌協會圍棋部長、國家級圍棋運動員、裁判員,康嘉琪在大學期間建立了體系完善的西安交大圍棋隊,帶領隊伍積極訓練并參與組織校圍棋排位賽、2020年“新生杯”綜合棋類比賽、第七屆書院杯交大棋類綜合賽等校內比賽;組織西安交大—西工大棋類對抗賽、西安交大—哈工大圍棋擂臺賽等校際交流賽,同時兼任直播員,擴大西安交大圍棋影響力;帶隊參加“中惒杯”2020西安高校圍棋聯誼棋會、陜西省首屆大學生棋類聯賽、中日大學生圍棋賽等賽事,賽事成績為近幾年來西安交大參賽的最好成績;多次參與省級以上圍棋比賽裁判員工作,并曾在國家比賽中擔任志愿者。
大學期間,康嘉琪獲國家級比賽冠軍1項、亞軍1項、前八名4項、地區級(西北地區)前三名3項、省級冠軍4項、市級冠軍3項、省市級前三名若干項;包攬幾乎所有圍棋男女混打比賽的女子冠軍,成績曾被國家體育總局、中華體育總會、新華社、搜狐網等媒體報道。除體育成績外,康嘉琪在學業方面也十分優秀,曾獲第32屆騰飛杯創新賽道特等獎、創業賽道銀獎;數學建模二等獎,美賽H獎;iCan國際創新創業大賽西北賽區三等獎;“互聯網+”陜西省金獎、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二等獎和各級優秀志愿者等表彰。
康嘉琪從8歲開始學棋,十二年如一日,圍棋這項體育運動已經成為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對她而言,從圍棋中感悟到的體育精神是支撐其前行的不竭動力,在科研和學術之路上,圍棋并非其阻力,而是精神助力,支撐著她堅毅、沉穩地前行在這條艱辛的道路上,永不言棄。
談到對圍棋的理解時,康嘉琪這樣說到:“夫弈棋布勢,務相接連。自始至終,著著求先。臨局離爭,雌雄未決,毫厘不可以差焉。局勢已贏,專精求生。局勢已弱,銳意侵綽。高者無亢,卑者無怯;安而不泰,存而不驕。”在她眼中,體育是賽場上的奮力拼搏,是賽場外的不懈努力,是取得一定的成就而不驕傲自滿,是拼盡全力仍未能達到理想的成績時的堅守不棄;體育在鍛煉人的身體、增強人的體質的同時,更多的是能夠陶冶情操,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調節情緒壓力,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她表示,體育是一個人健康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保證,體育強國是彰顯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符號。她今后將兼顧好學業和體育,在成為學術上的人才的同時,將對體育的愛進行到底。
黃子豪:足球熱愛,永不獨行
生物71班本科畢業生黃子豪是國家二級運動員、足球特長生,練習足球16年。大學期間擔任仲英書院2018級學生會體育部部長,2017級校運會仲英書院總負責人;策劃并主持多項書院內體育活動,并獲2019-2020學年體育精神獎。
“足球是圓的,不到最后一刻,你永遠不知道場上會發生什么,足球的魅力正在于此。”這是黃子豪喜歡足球的原因。黃子豪在高中時期就代表中國參加安聯拜仁慕尼黑暑期青訓營活動并在比賽中獲得冠軍。來西安交大的第一年,黃子豪獲得了2017-2018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陜西賽區超級組亞軍的好成績。但他并不滿足,而是繼續拼搏,第二年再創輝煌闖入決賽,問鼎冠軍,赴內蒙古包頭參加全國比賽。他共計獲得8項國家級獎項,其中5項為前三名,在各校級足球賽上也均有獲得獎項。
黃子豪認為足球道路上他永遠不會獨行,每一個熱愛足球的人都是他的伙伴。2018年9月1日他選擇擔任校女子足球隊教練,及仲英書院足球隊隊長兼教練,從隊員到教練,身份的轉換壓力接踵而來。但黃子豪頂住壓力,迎難而上,積極履行起教練的職責,帶領隊員們備戰比賽,凝聚起整支隊伍的力量。最終率領校女子足球取得2018-2019全國大學生女子九人制足球聯賽陜西賽區八強,仲英書院足球隊取得2018-2019西安交通大學春季足球聯賽冠軍等好成績。
對黃子豪來說,體育的作用不只是強身健體,更是對意志品質的鍛煉,如今,激情、勇敢、永不言棄等這些精神早已融入到黃子豪的血液里。他期許足球更加大眾化,也希望學校的足球氛圍越來越好。
呂偉旗: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呂偉旗(右一),啟德書院規培82班學生,國家二級運動員
“離開碼頭時最后一握,教練最后一聲吼,沖刺的吐氣,岸上的加油,是我聽過腎上腺素含量最高的語句。”對于呂偉旗來說,在賽艇隊三年里,從隊員到隊長,最后到教練助理,是經驗的累積、身份的轉變。帶著對賽艇和體育精神的深入理解,呂偉旗一直在行動。從校賽、省賽再到國賽,再到代表中國隊伍參加美國第55屆查爾斯河賽艇大賽“HeadoftheCharlesRegatta”獲得中國隊伍歷史最好成績,接受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采訪和直播。一路走來,二十余場比賽,個人獎、團體獎,共計八金五銀六銅的出色成績,證明著他的付出、沉淀與磨練,也向我們展示了西安交大賽艇人的拼搏精神。“只有懷著不斷進取的信念,才能達成一個又一個目標,不負隊伍對我的期望。”
強健體魄,塑造人格。呂偉旗認為,體育給人以樂觀自信、拼搏進取,更從生活習慣里影響著一個人的內在。因為參加假期訓練,呂偉旗一年在家的時間只有兩周左右。2018年,呂偉旗個人考勤次數達到了119次。體育中的付出,并未影響他的學業,他從訓練中內化的高度自律與拼搏精神,更助力他科研爭先。他不僅主持一項省級大創,同時也參與了另一個項目。社會實踐中,因成績優異,獲社會實踐優秀個人,累計工時138時;并被授予校園文化體育精神獎、校園文化突出貢獻獎等多個獎項。
“希望通過努力,我可以讓更多人發現運動的美。”正如他所言,在宣傳賽艇精神的路上,呂偉旗未曾止步。2020年疫情期間,他任冬訓助理教練,組織隊員在家進行體能訓練;同年5月,主持了第一屆高校賽艇云盛典;同年10月到11間,組織2020年“灞河競渡”賽艇挑戰賽及2020年西安交大新生杯陸上賽艇比賽。作為隊長,呂偉旗表示,將繼續積極傳播賽艇精神、賽艇文化。
熱依漢古麗•麥麥提:水陸齊發,砥“麗”前行
熱依漢古麗•麥麥提是西安交大2021屆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本科期間曾任宗濂書院女籃隊長、教練,同時參加了校賽艇隊,在籃球和賽艇方面收獲了不下數十項榮譽——多次帶領宗濂女籃在春聯、秋聯中取得優秀名次,還在連續幾屆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陜西省預賽女子二級聯賽取得好成績,此外,在賽艇項目中,她同樣有亮眼表現,2016年她所在的賽艇隊獲灞河競渡賽艇挑戰賽校隊女子組及書院組第一名,此后三年皆蟬聯亞軍,可謂“水陸并進”的全能體育人。
堅持源于熱愛。熱依漢古麗•麥麥提說體育運動始終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的生活。在體育運動中,她體會到了團隊的力量,“團隊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大家勠力同心,共同取得理想的成績。”感悟到了拼搏的樂趣,“賽艇和籃球都屬于高強度的體育活動,對運動員來說不僅是技術、戰術的競爭,更是意志、品質的比拼,‘拼搏’二字對每位運動員來說都是最寶貴的財富。”更重要的,是收獲了教練、隊友的支持和信任。“我覺得很幸運,一路走來都深受專業素養很高的教練們的培養。他們不僅在體育活動中起著導師的作用,還教我協調學習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幫助我適應大學的生活。”
大一時因要轉專業,熱依漢古麗•麥麥提學習壓力很大,但她從未缺席過賽艇隊和籃球隊的訓練,兼顧社團、賽艇、籃球校隊及院隊。對她來說體育跟學習一直是相互促進的關系,高效完成學習任務才能給體育留出更多的時間,在體育賽事方面的成就更是能提高對自己的要求,激勵自己更加刻苦學習。為了跟進校隊的訓練,她不得不在興慶、雁塔校區之間來回奔波。成功轉專業后,她一學期除計劃內的課程外,還需要補修多門課程,在參加完全國大學生賽艇錦標賽之后,她遺憾地向賽艇隊教練提出了退隊申請。
畢業離開前,熱依漢古麗•麥麥提將自己在賽艇、籃球方面的經驗歸納總結留給了學弟學妹們,希望他們能走得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