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的湘大,寒風夾著細雨撲面而來,走進一田,筆者便見到了應約等待在器樂協會擺點處的尹卓林學長:黑眼鏡,綠夾克,竹笛包,牛仔褲,小白鞋,青春隨性,毫無架子。
尹卓林,畢業于湖南警察學院,現為湘潭縣人民檢察院助理檢察官,湖南省民族管弦樂協會竹笛委員會會員,同時他也是湘潭大學竹靈笛子工作室笛子老師。
笛聲悠悠,君子謙謙
因小雨,采訪的地點定在了南門外的酒吧。采訪開始前,尹卓林學長吹起了笛子,如同他的笛聲一般,學長給人一種謙和有禮、如沐春風之感。耐心地回答著筆者的每一個問題。從小閱讀的名著融進了他的氣質,也為他積淀了豐厚的知識底蘊。
他是師弟口中熱情認真的師兄,也是弟子眼中和藹耐心的師傅。君子和而不同,問及最喜歡的曲子,他說,“曲子對我來說沒有什么特別喜歡與不喜歡,每一首獨奏曲都有它最獨到的一面,每一首曲子也都有值得我喜歡,符合我審美的地方!蹲哌M快活嶺》尤其符合我內心的審美”。他喜歡仙劍中的李逍遙,率真,瀟灑,“人在某些方面要敢于超脫常規與世俗,我不喜歡人云亦云的感覺”。
有空的時候他便會去畫眉潭吹笛子,有一種回到警校在湖邊練習的熟悉感覺。握笛在手,溫潤如玉的謙謙君子大抵如此吧。
隨意始之,傾心愛之
尹卓林初進大學便開始了他學習笛子的生活。“因為想吹出游戲和電視劇里好聽的配樂便自學了”,當談及為何會從眾多的樂器中選擇笛子時,他直言不諱:“因為笛子的價格對于初學者來說很便宜,可以沒有顧慮地嘗試,并且也便于攜帶”,沒有所謂美好的開始,坦誠而直白的理由。學了,便愛了。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當你吹會了這一首,你又會想吹下一首,當你吹會了簡單的你又想吹更難的,總覺得自己可以進步”。大一警校訓練中的意外受傷,右鎖骨斷裂,沒能再參加訓練,也讓他有了更多時間去練笛子。五年的刻苦練習,一個痛并快樂的過程,他回憶道:“每天都會練習,沒有笛子的時候就練徒手操,每次坐公交車,便在拉桿上練顫音,瘋狂地顫,練到整個手都發酸,但看到自己進步便覺得一切都值得”。
自學是艱難的,但他也是幸運的。因機緣,自學不久后他遇到了自己的恩師,當年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多沒能堅持下去。而他因為個人的熱愛以及老師的期許,鞭策,悉心教導,得以在笛子這條路上不斷前行。如今他已過竹笛十級,“沒有什么是能夠隨隨便便成功的”他如是說。
以笛為媒,結緣湘大
笛子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而也正是因為笛子讓他與湘大結緣,“笛子讓我結交了更多的朋友,讓我能夠在舞臺上展現自己,如果沒有笛子,我可能和湘大沒有半毛錢關系”。
2015年11月,受師弟的邀請,他成為湘大器樂協會的外援,在第八屆“普樂之行”晚會上進行了竹笛演奏,也從此與湘大結緣。談及對湘大的印象,他很真誠地回答,“湘大處于二線城市的邊緣,位置確實很偏僻,但是我在這里感受到的濃厚的人文氣息與藝術氣息是去其它學校進行表演時感受不到的,同時湘大的學生很有朝氣,有良好的學風”。
因為表演的契機,他和在湘大結識的朋友共同創辦了“竹靈笛子工作室”,談及初衷,“真正喜歡一門樂器的人是希望學習這門樂器的人越多越好,希望自己的朋友越多越好,能有更多的知音”,他補充道,“其實喜歡笛子的人很多,但是苦于沒有正確的學習門路,很多人最后就放棄了,我希望能夠給那些真正熱愛笛子的同學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
剛剛參加工作的他,對于未來更多的是迷茫。他坦然:“迷茫很正常。我想先完成一個小目標,考上研究生。在這期間堅持練笛子,爭取不斷攀登藝術的高峰”。善于自我調節的他為自己指明了將來的道路。
與笛為伴,前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