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效霖,來自懷化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17級漢語言文學專業三班,中共預備黨員,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湘潭閨閣人群研究》負責人。
緊握機會,沖破桎梏
正如加繆在《局外人》中所說:“如果我能擁抱世界,那擁抱的笨拙些又有什么關系”。一旦遇到機會,便奮勇直前,不懼困難,直至沖破桎梏,實現自我價值。這是小編在與龍效霖交談中對其的第一印象。她提到:“在有機會的情況下,應該盡自己的全力去把握,而不是唯唯諾諾。膽怯猶豫只會造成進退維谷的局面,第一次就認為自己不行,不去大膽嘗試,那怎么可能還會有下一次的機會再去等你呢。龍效霖在采訪中頗有感觸,能夠迅速地確定下創新創業項目的主題,與她善于抓住機會緊密相關,“最開始的時候,小組在寫學年論文,當時鎖定了一個大概范圍是清代湖湘文學,我們正好對文人群體比較感興趣,在進行項目具體的選題時,經過網上查詢資料,小組內部商量,最后決定了‘湘潭閨閣詩人群體研究’這一主題。”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在談到項目的完成過程時,龍效霖說:“雖然項目的主題確定的快,但是在最開始的查詢資料階段我們就遇到了困難,因為一部分內容要用到的資料是古籍,學校的圖書館是沒有的,網上查詢就更加困難了。后來,我們只能搜尋當地圖書館的資料,一點點拼湊整合出自己所需要的部分。”這種不怕困難、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在那段時期中給了她們莫大的幫助,也最終促使他們完成了這一優秀的項目。談及收獲,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但龍效霖仍然感慨萬千,“因為當時大家都比較忙,又是實習又是考研,還要留出時間來搞項目,但正是如此,我們也一個一個地去克服了難題,在收獲了知識的同時也磨礪了自己的意志,這個小團體也從一開始只知道彼此的名字到彼此互相熟悉了解。因為這個項目是超出了課本范圍內的,所以我們在研究的同時也把自己已學的知識去復習并拓展了,我覺得這其實也是一個鍛煉自己的過程。”前進路上的困難對于龍效霖來說不再是絆腳石,而是一劑完善自我的良藥了。
不忘指導,真情感恩
創新創業項目,一路有苦有甜,龍效霖說多虧了有大家的幫助,自己才能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她特別想要感謝自己的指導老師——楊齊老師。“在創新創業的項目中,就選題和如何劃分選題內容方面,楊老師給予了我們特別多的幫助,他給我們劃分了選題的范圍,并一一告訴我們如何去寫好項目的題目,以及對應的內容要如何去劃分與書寫。”龍效霖還提到“楊齊老師是一位細心的人,他總是能站在我們的角度去思考并解決問題,項目初期,他考慮到我們小組的成員彼此的個人時間可能與項目推進所用時間有沖突,還專門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的方案去化解沖突。”龍效霖正是將這位老師的傾情付出化為了自己披荊斬棘路上的動力,才能將這個項目推動得如此順利。恩師的辛勤付出也正是龍效霖成功的重要原因。
堅定內心,勇敢選擇
采訪的最后,龍效霖給學弟學妹們分享了自己的學習經驗:大學期間一定要給自己設定目標,并為完成這個目標去合理分配時間,同時全心全意地投入進去,不要被其他的事情干擾。此外,在面對選擇時,不要因為困難而猶豫,大膽地去遵循內心的想法,鼓起勇氣或許很難,但要相信新的未來在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