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琳,機電工程學院工設1801班學生,中共黨員,班級宣傳委員、校藝術設計同創會插畫部部長,獲評北京市優秀畢業生,多次獲“三好學生”“優秀團員”等稱號,“學習優秀”“科技創新”“文體優秀”等獎學金。身為工業設計系的學生,胡雨琳積極參加校內外的設計征集、項目大賽,曾獲第14屆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第23屆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全國總決賽文化創意創新賽二等獎、第15屆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會展專業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產業命題賽道三等獎、第14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北京市級“朔日杯”賽三等獎、第2屆“二十四節氣文化作品設計大賽”優勝獎等。
2018年,憑著理科背景和從小養成的對藝術的濃厚興趣,胡雨琳考入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據胡雨琳回憶,在入學后舉辦的第一場講座里,老師講到:“設計,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這句話讓她頓然醒悟。隨著學習的逐步深入和對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進一步了解,胡雨琳對“設計”有了一知半解,從此便勵志要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
憑著努力和熱愛,胡雨琳的專業成績在班級中一直名列前茅,她也陸續參與和承接一些設計項目,取得了一些成績。在我校對口扶貧村——稱溝灣村的設計項目中,作為主創參與設計的IP包裝產品落地使用;同時作為項目負責人帶領團隊設計“珍珠山水智能文創產品”,在全國3D大賽、互聯網+大賽、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等比賽中,獲得國家級和市級獎項;帶領團隊設計“禾爾”農產品品牌,參加互聯網+大賽、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會展專業賽,并獲獎國家級和市級獎項。
同時,她還參與了校慶視覺文創、錄取通知書的設計,圍繞建黨百年、二十四節氣、婦女節等主題,設計的作品獲得了老師和同學的肯定與關注。
恰逢母校迎來辦學85周年校慶,胡雨琳選擇了“信息科大85周年校慶視覺文創設計”作為她的畢業設計研究課題。從LOGO到輔助圖形、IP形象、衍生應用,從文化挖掘到技術結構,她了解了設計的內涵與意義、發展與趨勢,學習了新的知識與技能。同時在畢設的基礎上,參與了學校2022屆畢業生大禮包的設計。談到畢業大禮包的創意,胡雨琳介紹,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既迎來了信息科大辦學85周年校慶,也正式啟用了期盼已久的新校區。故提取小營校區一教“藍樓”和即將建成的新校區大門這兩個特色建筑,分別代表著過去、未來,結合點、線、面元素,抽象設計出主體圖案。兩個特色建筑相融合,寓意著追憶歷史、展望未來。
畢設作品
在這個特殊的畢業季,學校非常重視2022屆畢業生大禮包設計工作。在老師的指導下,經過多次溝通調整細節、確認整體效果、貼合大眾審美,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響,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棘手的問題。在本不充裕的時間下較高質量地完成禮品設計,按時送到了同學們手中。看到大家收到禮盒時的喜悅與感動,胡雨琳也激動萬分,能夠在畢業之際為學校建設貢獻微薄之力、為同窗之友送上誠摯祝福,便是送給自己和學校最好的禮物。
畢業禮包實物照片
大學四年,若白駒過隙。胡雨琳感謝每一位老師給予她的幫助和鼓勵。畢業在即,她希望在未來可以傳承學工業設計的特色,發揚人文藝術與科學技術融合發展的理念,不負學校的培養,在設計之路上回報社會、服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