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話形容老師的教學風格,我覺得是“行穩致遠,進而有為”。在牙牙學語時,父母是人生的啟蒙者;在成為研究生后,導師是科研路上的指路人。在與董明利老師初見的時候,我懷著一種敬畏的心情。她是儀器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專家,在學術上擁有很高的造詣。我一直覺得,能夠成為老師的學生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作為導師,董老師會在尊重學生,平等對話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學生的個人興趣、未來規劃,推薦最合適的研究方向和協助指導教師。2020年,我在確定未來的研究方向時,因為對光電專業不了解,對從事光領域的課題研究有過一定的抵觸。董老師在了解我的訴求之后,為我推薦了現在的課題組,并告訴我光電不分家的道理,科研應該跳出局限。走出辦公室的那一刻,我在備忘錄里寫下了“跳出局限,獨立思考”。隨著對課題的深入了解,我漸漸喜歡上了這個方向,也覺得我可以在硅光領域長久地走下去。老師雖然很忙,但從未放松對學生的指導,她總會抽出自己的休息時間來關心我的學習生活,每每與老師匯報近期的工作和取得的進步,老師總會對我給予肯定,遇到困難時也會為我指點迷津。學習中出現疏忽、差錯時,老師也會及時指出,并督促我加以改進。在老師的教導下,學生也必將以飽滿的熱情投身科研工作,早日做出成果。
作為院長,董老師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忘我的敬業精神,將各項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學院建設保持著穩中有序、向上向好的良好局面。為了學院更好地發展,院內大小事務,老師都要操心;學生情況、項目進展、黨政建設等情況,她都要心中有數,常常是一個會議接著一個會議。但每次她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的關鍵,處理好每一件事情。作為董老師的學生,我常常看到老師的身影很晚還在辦公室、實驗室、會議室里出現。2021年,在老師的帶領和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并取得顯著成果。光電學院第五次獲得“勤信杯”學院殊榮,儀器科學與技術學位點獲批成為學校第一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光電學院全體師生也必將腳踏實地,砥礪前行,為“建最好的大學,做最好的自己”而持續奮斗。
作為學者,董老師是學院科研團隊發展的主心骨。她總是秉持著“戒驕戒躁,細心嚴謹;精益求精,建設精品”的原則,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進。老師在承擔大量教學和管理工作的同時,始終關注科學前沿動態,努力增強自身科研能力,在視覺測量、精密檢測技術等研究領域不斷取得突出成績。在我的第一篇學術論文《基于陣列波導光柵的光纖布拉格光柵解調技術綜述》的撰寫和錄用過程中,董老師為我提供了莫大的幫助。在老師的耐心指導和鼓勵下,我的論文目標從核心逐漸提升到SCI,在經歷三次修改后被成功錄用。做學術不應當浮躁,急于求成,每一篇論文存在的價值是應當將自己的科研成果展示出來,為其他研究者提供參考價值,共同促進科技的發展與進步,絕不是為自己爭取名利。所以從事科研工作的每一步都應注入十分的精力與努力,才能取得有價值的科研成果,這也是老師經常灌輸給我的科研思想。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在與老師相處的時光中,除了在科研方面的指點,我覺得更大的收獲是在老師身上學習到的品質。作為科研人不僅應當有堅忍不拔的意志,不怕困難,勇于開拓,積極進取,還應有嚴謹的科研態度,尊重事實,戒驕戒躁,不急于求成。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必將常懷感恩之心,腳踏實地,行穩致遠。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可以長成參天大樹,等您贊我一句良木。
導師簡介:董明利,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三八紅旗標兵,北京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光電測試技術”學術創新團隊帶頭人,北京市“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優秀教學團隊帶頭人,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帶頭人,國家級一流專業和北京市屬高校首批一流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負責人。長期從事光電與視覺測量、精密檢測技術等方向的教學科研工作。兼任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機械量測試儀器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測量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實驗室儀器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光機電技術與系統集成分會常務理事,全國誤差與不確定度研究會常務理事等學術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