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一點綿薄之力,當一名圓夢之人。從攜筆從戎到投身志愿服務,黃玉龍和閆旭用軍營綠勾畫靚麗青春,用冬奧藍裝點大學時光,走出了別樣的學旅生涯。
“班長,你還記得我在部隊的時候申請過冬奧會志愿者嗎?你看我現在是冬奧藍了!”正在跟老班長聊天的是信管學院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專業的大三學生黃玉龍。2018年9月,大學一年級的黃玉龍參軍入伍,服役于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在役期間,他積極進取、刻苦訓練、報效祖國,榮獲嘉獎一次、優秀“四有”士兵一次,2020年9月退役復學。
冬奧志愿者招募啟動時,黃玉龍正在部隊服役。此時,他并不確定自己是否能通過學校報名。他把這個情況向當時的領導和班長進行了請示,部隊的領導十分肯定他的想法并鼓勵他積極參與。在咨詢輔導員并得到肯定答復后,他填寫了線上報名表。“兩年的參軍經歷使我逐漸成長為熱愛祖國、志愿奉獻的共產主義戰士,我迫切地想要參與到冬奧會的志愿服務工作中來”。經過層層選拔,黃玉龍正式成為了2022北京冬奧會志愿者。
黃玉龍的工作崗位在國家體育館,主要負責體育領域的競賽場地出入控制,驗證各類人員是否具有權限進出場地。場地出入口各類人員復雜,來往密集,疫情防控要求高,崗位工作強度較大,這對黃玉龍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領域隨時會有外國運動員和隨隊官員、記者等外國友人來往,需要用英語口語與他們交流。在冬奧測試賽中,黃玉龍給外國友人指路或交流時,說話結結巴巴,無法清晰地表達自己,他倍感壓力,對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也感到恐慌。“這樣的話不但會影響工作效率,還會影響志愿者和國家在外國友人面前的形象”,黃玉龍下定決心練好口語。他每天工作結束后反復觀看賽事培訓視頻學習,拉著舍友做場景對話練習,把一些常用的與體育領域相關的英語句子用軟件翻譯成英文抄下來,一有空就拿出來看一看讀一讀,“我發現這種辦法十分有用,在冬奧正式開賽時,我已經可以和外國運動員進行基本的日常交流了,自己也自信了許多”。
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黃玉龍還在上小學,14年后的他已經成長為一名志愿服務冬奧會的青年。隨著閱歷的豐富,他明白了舉辦冬奧會是中國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機會,他也要用自己的行動向世界展示中國青年的風采。就像中國男子冰球隊小組賽對戰世界強隊上屆冬奧會銀牌得主德國隊的那場比賽那樣,盡管存在巨大的實力差距,在對手領先3球的情況下,仍不拋棄不放棄,打入了中國冬奧歷史上的第一粒進球。賽館全場沸騰,所有的觀眾都站了起來,大家歡呼鼓掌,在工作崗上的黃玉龍留下了激動淚水,“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置身現場,我倍感榮幸”。
閆旭的參軍夢在她看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里的征兵入伍宣傳冊時就悄悄萌芽。于是剛剛轉變為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新生的她就決定參加征兵選拔,最終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某旅兩年。那年她十八歲,正值花樣年華。
2021年9月退役后返校,閆旭主動申請擔任班級團支書,投身到支部建設中。她結合自身經歷,帶領同學們學史明理、學史增信,走好大學第一步;作為學院團委干事,服務全院團支書,綻放青春奉獻之花。
在得知學校招募冬奧會城市志愿者的消息后,她沒有一絲猶豫地申請入列,在經過層層選拔后,成功地完成了從“橄欖綠”到“冬奧藍”的轉變。她用實際行動踐行“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錚錚誓言。在冬奧服務期間,閆旭繼續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與軍人雷厲風行、吃苦耐勞的優良作風。“從退伍軍人的身份來講,不論何時何地,在哪個崗位上,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都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作為信息科大的一名學子,應該發揚當代大學生的志愿服務精神,奮斗在人民群眾需要的地方。”閆旭寫下了這樣的目標。
北京冬季的夜晚無疑是寒冷的。十點鐘,這座城市已然準備入睡,閆旭正在去往志愿崗位的路上,準備開始當天的工作。她在志愿者之家戴上配發的N95口罩,整理好著裝,拿上紅色熒光指示棒、指引牌后便前往自己的崗位。城市志愿者的工作并不復雜,大家的崗位分布在場館檢票口到落客點停車場的沿路,為散場觀眾提供路線引導服務、疫情防控提醒服務,將觀眾正確帶回停車場。
“在等待觀眾出場時,有路過的熱心群眾問我們冷不冷,主動關心我們,其實我們都貼了很多暖寶寶在身上”,她笑著說:“還有組長和帶隊老師,他們會到每一個同學的崗位上,及時送去大家需要的物資,叮囑大家要注意保暖,注意安全。這讓我想起了以前在連隊里站夜崗,眼前是同樣的夜色,身后是我要守護的連隊,耳邊是班長、指導員的關心。站在今天的崗位上,轉身就能看到信息科大教學樓上紅色的校名燈牌,眼前是明亮的冬奧場館,在這深夜里,就像時空重疊了一樣,它給予了我特殊的力量!”
深夜十二點,閆旭結束了工作,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寢室,舍友道了一句辛苦。“那個瞬間像回到家了一樣”,她說:“即使脫下軍裝,我依然是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兵。冬奧盛會在家門口舉辦,也吹響了集結的號角,使命召喚,無論以什么形式參與,退役軍人都不能缺位!”閆旭的眼神越發堅定,“雖然我只是本次冬奧會數以萬計的志愿者之中微不足道的一員,但參與到冬奧盛會中是我的榮幸,我會以更加洋溢的大學生的青春熱情去全力服務,帶著退伍軍人的使命和責任,一起向未來!”
與時共進何所幸,熱血報國當少年。在祖國需要的地方,在夢想發芽的時候,黃玉龍和閆旭都不曾猶豫,堅定地朝著確定的方向努力前行,用實際行動書寫出了絢爛的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