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他是妻兒的“主心骨”。在學校,他是人人稱贊的“好科長”。在疫情面前,他是最美的“逆行者”。張衛,1985年走上工作崗位,是一名有著幾十年工作經驗的“資深”老保衛,平時大家都尊稱他為“張老師”。2020年2月29日,張老師就要退休了。
面對肆虐的疫情,他扛責在肩、以身作則、勇挑重擔,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即將退休共產黨員的奉獻精神和初心使命。張衛說:“我是一名老黨員,我覺得黨員就是要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險時刻挺得出去,我愿意接受最關鍵時期的考驗,站好自己的最后一班崗。”
疫情面前,無懼無畏的逆行者
抗擊來勢洶洶的疫情,是一場需要全民參與的戰爭。張衛身為健翔橋校區負責保衛工作的科長,他也是父母最牽掛的兒子,是孩子最親愛的父親。面對疫情,他毅然選擇了逆向而行,踐行黨員的初心使命。由于疫情防控責任重大,從1月23日開始,張衛就與單位同事在校區值守,對來校人員進行疫情監測,從上午八點至晚上十點,每天巡查巡視校區關鍵防控部位,部署安排防控注意事項,落實落細防控各項舉措,有時忙的不能按時吃飯,更無暇顧及家人。經常是深夜回家,家人都已休息,他總感覺虧欠家人,但為了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他覺得做再多也是值得的。
困難面前,銳意進取的實干者
疫情防控工作是辛苦的,尤其是健翔橋校區教學區和家屬區混雜,人員流動性大,人員構成復雜,疫情防控工作難度大。為阻斷疫情傳播途徑,防止疫情蔓延,按照上級要求,學校決定對健翔橋校區教學區和家屬區間加裝柵欄進行硬性隔離。接到命令,張衛多方協調,終于確定了能施工的公司。確定柵欄的施工方案后,他不顧個人安危,緊盯柵欄安裝進度,圓滿完成了對教學區、家屬區進行硬性隔離的任務。面對一些不理解的群眾,他多次和家屬區相關人員做好解釋溝通工作。在這個寒風凜冽、病毒肆虐的冬天,他用行動溫暖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危難面前顯身手,越是艱險越向前。張衛面對疫情,不退縮、不畏懼,豁得出、頂的上、扛得住。他用最后的堅守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體現了一名安穩干部的奉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