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特殊的寒假中,肺炎疫情牽動著億萬中國人的心,眾志成城,戰勝疫情,是華夏同胞們共同的心愿,更是中華兒女共同肩負的責任與擔當。疫情當前,理學院全體師生已經做好準備,在各自崗位上奉獻自我、傳遞能量。相隔萬里,師生心手相連,共同打響這場不平凡的戰“疫”。我們相信,春天的花朵即將開滿這片充滿愛的土地,春天的暖陽即將照亮祖國每一個角落。
李季銳
理學院統計1601班學生
藍天志愿救援隊的沖鋒兵
李季銳,2016年加入了北京海淀藍天志愿救援隊,多次參加國內救援任務。在此次疫情爆發后,他主動申請加入了海淀消毒殺菌行動組。2月3日,消毒殺菌物資到位后,他得到指派任務,立即與隊友深入多個社區與單位開展消毒工作。每天早上,他穿好隔離服,帶好防護口罩與護目鏡,到指派的地點進行仔細的消毒工作。由于防護物資緊張,為了不浪費每一套防護服,他常常一天不敢喝一口水;每當脫下防護服時,都能看到里面的衣服已經全都被汗水打濕。班級同學們關心地詢問他辛苦不,他跟同學們這樣說,社區的居民與單位的員工們十分期待與歡迎我們到來,每當看到他們開心的笑臉時,聽到他們說看到藍天志愿者感到安心時,他覺得一切都值得。截止到今天,他和隊友們累計進行了十幾個單位的消毒工作,受益群眾幾萬人。
潘亦歆
理學院統計1702班學生
社區志愿者
當得知疫情后,小時有過醫生夢的潘亦歆非常期望自己能夠在疫情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年初三,當父親接到了緊急值班的消息時,潘亦歆也主動申請加入了社會志愿者的行列。在工作初期,她跟隨社區組織的防疫志愿者團隊清點社區儲備物資,挨家挨戶登記在住居民,發放出入證,告知疫情擴散情況和防疫期間社區出入的各項規定,為社區登記60歲以上老人發放口罩、消毒液等物資。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嚴峻,每天早上一起床,她就打電話詢問幾戶發熱在家隔離居民的情況,等所有情況登記在冊后,她和保安一起在小區門口檢查進入小區車輛和人員的出入通行證,對進入小區的人員登記,量體溫。
潘亦歆說,社區防疫是離老百姓最近的一道保障,也是老百姓生命健康最后一道保障。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更應該將人民的平安健康放在首位,用自己的力量維護社區的安定。她堅信,只要大家做好清潔消毒,不瞞報不漏報,定能共渡難關。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于梅老師、倪曉明老師、何迪老師
理學院電技1802班、電技1602班、統計1802班班主任
電技1802班主任于老師說,除了保障同學們在疫情時期身心健康外,學習也是不能落下的。對于上學期期末成績不理想的同學,于老師不僅提醒他們寒假期間要遵循不外出、鍛煉身體外,也一一激勵他們要利用寒假時間好好學習,努力打牢學業基礎,提高學習成績,并根據學生個體差別,為同學們制定了寒假學習提升計劃。
電技1602班倪曉明老師早晨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班級里發布今日接龍,詢問每個同學的身體情況;如果有學生忘了跟老師匯報自己的情況,倪老師會單獨通過微信或電話聯系,保證了解到每位同學的情況。與其他年級不同,16級同學們正面臨著畢業與就業問題,在特殊時期同學們有擔憂、有疑惑,倪老師耐心地為同學們一一答疑解惑,安撫同學們的情緒,為大家加油鼓勁。
統計1802班何迪老師第一次要進行網絡教學活動,作為課程“主播”,何老師每天都在認真了解與練習操作授課系統,并與班級同學們集思廣益,研究如何才能讓下個學期的網絡課程得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為下個學期的教學活動做好充足的準備。班級上有一位湖北籍的學生,這也是何老師在疫情時期最為關注的學生,每日詢問了身體情況與心理狀態,何老師才會放下心。面對班級同學們在微信上“求推薦書目”、“求學習方法”、“求就業指導”等等五花八門問題,何老師可以算的上是一位可以解答各種問題的“全能教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