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娜莉是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教研部的一名副教授。她到我校從事思政課教育工作至今已近二十七年,經歷過多次院系調整與課程整合,累計執教十多門課程,主要包括研究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本科生《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期間擔任過兩屆班主任,發表四十多篇論文,業余時間做過多場公益講座。立足本職工作,耕耘三尺講臺,努力探索創新,正是舍娜莉老師在我校從教多年的真實寫照。
堅定理想信念,為學生成長成才安上方向盤
今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舍娜莉老師在長期的學習和教學實踐中,始終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同時又把“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作為教育的首要問題,在思政課上旗幟鮮明地講政治,不僅傳授知識,更在傳遞信仰。
思政課和其它專業課程相比更具原則性、時代性和開放性。在課堂上解讀新思想、新觀點、新戰略、新舉措是思政課教師的工作常態,盡力做到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舍娜莉老師在生活中隨時關注時事,選取適當的教學案例,進行深度挖掘,實現教材、案例和原著三者之間的有效銜接,讓學生融會貫通、學以致用。思政課教師每節課都要集“編、導、演”于一身,有的放矢,因勢利導,并隨時準備接受專家同行的督查檢驗,其工作難度、強度和壓力難以計量。遇到重大突發事件,思政課教師還需要趕制課件,經常廢寢忘食。舍娜莉老師說,思政課教師的工作時間不是“996”,而是“007”,大家為了上好一堂課付出了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備課時間,經常處于超負荷的工作狀態,正如舍娜莉老師所說:“如果說專業課為人生裝上驅動器,那么思政課則是為人生安上方向盤,在關乎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的原則問題上,我作為思政課教師的一員,必須幫助學生把準方向、站穩立場。”這就是一名思政課教師的擔當。
堅持因材施教,為學生成長成才扣好第一粒扣子
為了增強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舍娜莉老師不僅做到精通專業知識,還善于把握學生特點,精心設計所有的教學環節,把立德樹人內化到教學之中。從教二十七年來,舍娜莉老師深刻體會到學生所學專業對其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影響,比如,文科學生善于寫作和表達,理科學生長于思辨和分析。為了達到最佳教學效果,舍娜莉老師會根據學生專業、班級和個體差異進行教學設計,比如增加文科專業學生課上發言,讓他們充分表達自身觀點;增加理科專業學生課后作業,凸顯他們的思辨分析優勢;活躍的班級增加辯論環節;內向的個體鼓勵其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教師要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二十七年來,舍娜莉老師堅持在思政課課堂這一主陣地上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并通過大小結合、縱橫比較以及理論與現實的結合,讓學生認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關鍵的是,她還積極引導學生認清當下紛繁復雜的國際環境,教育學生學會理性、客觀地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的思想變化是潛移默化的,思政課教師的教學是潤物無聲的,思政課教師任重道遠。包括舍娜莉老師在內的思政課教師必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繼續以堅定的立場和飽滿的熱情履行好思政教師的神圣職責,以園丁之姿,筑民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