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采訪了孫毓仁老同志,訪談會上孫老講述了他成長和奮斗經歷。一位以保爾·柯察金為奮斗目標的老人,年逾古稀仍心懷少年意氣,奮斗在教育事業的第一線,用他的一腔熱血感染同輩,激勵后輩。駟之過隙,容顏易變,不變的是老人的初心。
少年立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是幸福的人生。學生時代的孫毓仁就將“永久奮斗”作為自己的人生格言,他把這四個字深深地刻在心里,落實到學習生活之中,并且一直保持至今。
上世紀60年代,孫毓仁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在大學期間他努力學習、刻苦鉆研,畢業后孫毓仁憑借出色的表現留校工作。幾年后,孫毓仁又考上了改革開放后的第一批研究生,在研究生學習期間他仍不忘“永久奮斗”,保持著刻苦學習的勁頭,并將所學靈活運用到實踐之中,杰出的學習成果讓他研究生畢業后再度留校。黨的引導和培養更加堅定了他“永久奮斗”的決心,他嚴格要求自己,做好本職工作,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少年之志讓孫毓仁不斷追求進步,勇于攀爬人生的高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果。
孫毓仁對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深表贊同,他認為,少年當立志,立志當高遠,F在的青年更應該將個人的奮斗目標和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奮斗目標和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青年之志就應當為自己而奮斗,為祖國而奮斗,為中華民族而奮斗。
忠誠無悔:亦余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上世紀80年代,已經潛心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十余年的孫毓仁聽從組織安排,改為從事高校管理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后的二十年中,不管是他在院系、校機關負責某方面的工作,還是在學校層面分管某些方面的工作,他都能抽出時間和精力,深入了解學生動態,關心學生所思所想,為學生全面成長而努力。孫毓仁說,多年之后,看著昔日奮斗在教學科研一線的老同學紛紛成為了博士生導師,想到自己如果堅持做科研工作也一定能獲此榮光時,心中難免有遺憾。但他卻不后悔,因為他選擇了一條成為學生靈魂工程師的路,而且他做到了。
孫毓仁曾兩度從事紀檢監察工作,他緊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并將其與師德師風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在他任職我校紀委書記期間,學校沒有發生重大違紀案例。他還繼續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這些為他的工作生涯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孫毓仁便有如此情懷,他放棄了摯愛的科研事業,在黨和學生需要他的時候,毅然選擇做基層的學生工作,心系學生方方面面,做好他們精神上的導師。
老驥伏櫪: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退休以后,孫毓仁曾去美國探親,他看到我們國家與世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市容市貌甚至還超越了紐約、費城、華盛頓這些大城市。這讓孫毓仁想起了他在上世紀90年代赴意大利科學院那波勒斯分院做訪問學者的故事。那時他見到了當時世界發達國家的科研水平,感覺別人實驗室用的一般工具都要比我們的先進許多,他還吃驚于當時意大利的農民開著汽車去種地。而現在,這些場景在我們國家已經隨處可見了。
孫毓仁見證了國家的成長,參與了中國由貧窮到富強的奮斗歷程,這也更加堅定了他要“永久奮斗”的志向,做好本職工作,努力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孫毓仁退休之后,本可以選擇安逸悠閑的晚年生活,可他仍然積極投身于關心下一代的事業之中,他的奮斗之旅還在路上。孫毓仁在退休后兼任了科研協會和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多個職務,還獲得北京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有突出貢獻的‘五老’代表”、北京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等諸多榮譽稱號。
不僅如此,孫毓仁在退休后仍然緊跟時代步伐,學習國家最新方針政策,深入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他曾與馬院思政課教師及研究生們分享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他希望思政課教師們要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更要嚴格要求自己,為培養優秀的學生而不懈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認為現在的青年學生應該把課程學習扎實,爭取做到活學活用。他還關心青年一代的身體健康,囑咐同學們要堅持鍛煉身體,他牢記著大學時代校長蔣南翔提出的“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標,并高興自豪地表示今年自己將如期實現這個目標!
就是這樣一位慈祥的老人為學生成長操心了大半輩子,他說:“我做的都很平凡,而且我做得還很不夠。”正是孫毓仁五十年如一日堅持這樣的“平凡”之舉,才讓他取得了今日不平凡的成績。
70年的風雨滄桑,中華人民共和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了,在這條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有無數個孫毓仁一樣的人在默默地奮斗著、奉獻著。這位75歲的老人用奮斗的一生告訴我們:永久奮斗,不改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