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光電學院測控專業學生黨員代表在學院副書記毛江一、黨建輔導員王鵬皓的帶領下拜訪了退休老先生齊恕安教授。齊老向同學們介紹了學校、學院歷經波瀾、奮斗不止的發展歷史,和同學們交流了修身、治學、報效國家的人生大志。
齊老強調,個人發展、學校發展與國家發展密不可分、緊密相連,教導同學們將個人的成長與奉獻國家、報效祖國有機統一。當介紹到學校根據國家形勢要求內遷陜西漢中那段辦學歷史時,齊老沒有抱怨條件艱苦,反倒回憶起大巴山生活的難忘經歷。同學們從中學習到寶貴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改革開放后,齊老在內的一批骨干力量為學校積極爭取碩士學位授予權,推動建立北京研究生部,為學校遷回北京并進一步發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礎。同學們認為,正是這種不忘初心、永遠奮斗的精神才實現了個人與集體的共同發展。齊老結合自身治學經驗,提醒同學們“一個人還是要思考一些問題,給自己設定一些目標”;勉勵同學們不能只摳書本學習,要在實踐中優化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增長專業能力;建議同學們打牢理論基礎,從交叉學科和邊緣領域探尋新的發展研究方向。參加訪談交流的學生黨員表示受益良多。
交流結束后,學生黨員為齊老佩戴了學院院徽。齊老向學院捐贈了當年全國科技大會獲獎證書、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金馬獎獎牌等重要歷史資料。
齊恕安老先生,1931年生,中共黨員,教授,1950年考入清華大學,1953年畢業后開始在北京機器制造學校(我校前身)任教,從事高等教育40余年。齊老是我國精密儀器行業的著名專家,曾作為課題組副組長帶領團隊研制出我國第一臺雙頻激光干涉儀,填補國內空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成果獲1978年第一次全國科技大會先進成果獎,他本人獲全國科技大會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齊老是我校早期組建精密儀器專業和精密儀器工程系的積極倡導者和奠基人,也對學校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