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尼熱姐姐,我的錄取通知書到了!”8月22日,輪臺縣草湖鄉阿克庫木村的麥烏麗旦·艾爾肯,興奮地給好朋友穆尼熱·吾麥爾打電話。
8月22日,輪臺縣草湖鄉阿克庫木村的麥烏麗旦·艾爾肯在網上了解即將就讀學校的生活學習情況。姜微蓮攝
幾天前,麥烏麗旦被喀什大學財經管理專業錄取。“特別開心,這是我心儀已久的大學和專業。”麥烏麗旦說。
麥烏麗旦的好姐妹穆尼熱家住草湖鄉博斯坦村,目前就讀于阿勒泰職業技術學院,是一名大學二年級學生。每年放寒暑假,穆尼熱都會在村里的“小課堂”和其他返鄉大學生給孩子們輔導作業,講一些勵志故事。
“要不是生態搬遷政策,我不可能走出老草湖那片胡楊林,更不可能讀完高中上大學。”穆尼熱的話真誠而淳樸。
“近5年,草湖鄉共有30余人實現了大學夢。而在2002年以前,鄉里連續15年無人考取大學。”草湖鄉副鄉長佐日古麗·薩依木說,搬遷村今年就有6名學生考上了大學。
2002年,地處塔里木河中游的輪臺縣啟動生態搬遷工程,將原草湖鄉的4個村552戶2549人進行易地安置。安置后的村民搬遷到了距輪臺縣城南14公里的草湖新村。20歲的穆尼熱是草湖鄉第一批生態搬遷后出生的孩子。
輪臺縣在草湖新村相繼建設幼兒園、小學,還把鄉里200余名初中生整體搬遷到縣城中學免費讀書,讓孩子們接受優質教育。
阿克庫木村的薩妮耶·阿不力米提也是受益者之一。去年,畢業于中國石油大學的薩妮耶毅然放棄了在大城市就業的機會,作為西部計劃志愿者報名去了南疆。她說,志愿服務結束后,她要回到家鄉當老師,讓更多的孩子實現自己的夢想。
每逢提起女兒薩妮耶,母親巴哈爾古麗·沙布爾就一臉的驕傲。“搬遷到這里后,薩妮耶在縣城上了高中,然后考上了大學。孩子們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就能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巴哈爾古麗說,以前在老草湖的胡楊林里,學校基礎設施簡陋,留不住老師,很多人只能上到小學,有的人一輩子都沒有出過鄉。
村民庫爾班·居麥沒上過幾天學,勉強會寫自己的名字,過去賣羊都是數著羊頭論大小出售。“我兒子女兒都上小學了,獎狀貼滿了房子。”庫爾班自豪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