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醫科大學研支團在上塘舉辦“書信遙寄,共助童心”活動架起東西連心橋
徐州醫科大學研支團在上塘舉辦“書信遙寄,共助童心”活動 架起東西連心橋近日,為助力西部學生健康成長,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徐州醫科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在上塘鎮中心小學當起“信使”、搭建溝通橋梁,聯合徐醫大校學生會首次舉辦了“書信遙寄,共助童心”活動,組織徐醫學子們,與服務地黃平縣上塘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進行書信交流。以筆為翼,借書信之箋,向這群未曾謀面的小朋友們傳遞溫暖與關愛。讓真情跨越山海,抵達遠方。


上塘小學里有很多留守兒童,平日里與父母溝通甚少,他們對大學生活充滿了向往與熱愛。“郭老師,您是怎樣考上大學的呀?”“陳老師,大學生活是不是很有趣呢?”“唐老師,能否為我描繪一下大學校園的模樣呢?”孩子們的問題猶如繁星般繁雜多樣,每日都在我們的耳畔悠悠縈繞。不久后,一封封承載著徐醫大哥哥大姐姐心聲的親筆信,跨越重重大山,輾轉1800多公里來到了黃平縣上塘鎮中心小學,交到了學生稚嫩的手上。信封鼓鼓裝滿深情,信中徐醫學子們以自身經歷為藍本,針對孩子們所提出的問題與疑惑給予了詳盡解答。其中,有些同學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歷程與做題經驗,有些則化解了孩子們成長路上交友方面的困惑……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在信箋之上徐徐鋪展。此外,大家還激勵孩子們持續拓寬自身認知的邊界,憑借學習知識來改變自身所處的環境,親自去領略這個廣袤世界的無限魅力。

部分徐州醫科大學學生信件
“老師,什么時候可以寫回信啊?”“老師,我也要努力考到徐州醫科大學!”夢想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田悄悄種下,開始萌芽,成長在潛移默化間悄然體現。班級里那些原本不愛學習的男生,課后也捧起了課本,向老師虛心請教問題;曾經對學習毫無熱情的學生,眼中也漸漸閃爍起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之光。

部分上塘小學學生回信
“書信遙寄,共助童心”恰似一場穿越時空的相逢,給夢想添上羽翼,為煩惱驅散陰霾,讓孩子們能夠探尋更為遼闊的天地,激發他們對未來的熾熱渴望。
徐醫研支團成員為學生代表發放明信片
凜東已至,寒意沁人。徐州醫科大學研支團攜手徐醫大校學生會在上塘小學開展暖冬愛心物資捐贈活動。本次活動向學校10名生活困難,品學兼優的孩子們捐贈保暖內衣10套、襪子20雙、日記本40本、筆40支,共價值1360.2元。活動中,孩子們動情地說到,謝謝徐州醫科大學哥哥姐姐對我們的關心和幫助,我們會努力學習,不負你們的囑托與希望。下一步,徐醫研支團將繼續深化校地合作,在校地共建項目上不斷深耕細作,以實際行動踐行“教育扶貧、助力成長”的理念,攜手上塘鎮中心小學共筑育人橋梁,為黃平縣鄉村教育事業建設添磚加瓦。

徐醫研支團成員為學生發放物資
青春不以山海為遠,志愿只向國家未來。新時代志愿服務使命更加重大、舞臺更加寬廣。新征程上,徐醫研支團志愿者們將攜起手來、邁開步來,以無數微光匯聚時代暖流、涵養主流價值、培育文明新風,彰顯支教服務的溫度和高度,為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進步源源不斷地注入強大正能量。
作者:徐州醫科大學研究生支教團 來源:徐州醫科大學研究生支教團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扎根基層奉獻青春傳遞愛的力量
-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
- 11-25
- 青春因志愿服務而更美麗
- 劉坤,山東安丘人,2022年8月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現服務于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仁山街道。
- 11-15
- 在青春里寫下與家鄉的故事
- 6月正是育苗的時候。日常,張燕琪總是匆匆吃一口早飯,就乘車與同事前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發展現代農業中心的育苗監測點
- 11-06
- 用一年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 “現在想來,這將會是我人生中永遠銘記的一份經歷。”回想起一年的支教經歷,哈爾濱工業大學2023級博士研究生賈展華感慨道
- 11-06
- 在基層工作中收獲“幸福感”
- 胡燁,女,中共黨員,2022年畢業于西安翻譯學院,同年7月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服務于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團區委。
-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