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青春諾言做永遠不走留疆人
邊汝培,男,漢族,中共黨員,河南新鄉人,河南工業大學法學院法學專業2008屆畢業生。曾服務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法制辦,志愿服務期滿后考取布爾津縣信訪局公務員,曾多次榮獲“阿勒泰地區優秀公務員”、“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多次起草布爾津縣黨委報告、政府工作報告,F工作于布爾津縣縣委辦公室,任辦公室秘書。
都說“青春選擇,雄心萬里,好兒女縱橫天涯,櫛風沐雨”,都說“用1年或3年不長的時間做一輩子難忘的事”,都說“志愿者的生活是幫助他人,人生充滿希望的歲月”。2008年,夏花似錦、瓜果飄香的季節,邁出大學校園的第一步,邊汝培和所有參加“西部計劃”的志愿者一樣,響應著“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時代強音,在畢業這個人生新起點上,選擇用服務西部踐行自己青春的承諾。
志愿西部,青春無悔抒豪情
邊汝培坐在疾駛的車上,看著窗外遙望無際的戈壁灘,壯美的塞外風光,他腦海里充斥著古代詩人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的描述塞外風光的詩句,浮想聯翩的畫面與真實的景色交相輝映,邊汝培頓時覺得,來新疆可能會后悔一陣子,但不來新疆,肯定后悔一輩子!
2008年8月,邊汝培到達新疆阿勒泰布爾津縣,開始了令人期待的志愿者生活。他先后任布爾津縣縣委法制辦公室科員、縣信訪局科員、縣委辦秘書。秘書工作沒有周末、沒有法定節假日。工作中,同事們一絲不茍、不厭其煩的敬業態度,完全顛覆了邊汝培認為的“一杯茶,翻著報紙一上午”的機關工作景象。邊汝培慢慢了解到,領導的每一篇講話稿,每一條信息的出臺,都需要無數次推敲語句、檢查數據是否精確,有時甚至連一個標點都不允許有絲毫差錯……在同事們的感染和幫助下,他逐步完成了從象牙塔到政府機關、從大學生到公務員這種環境和角色的雙重適應和轉變,從一開始的只負責校對文字錯誤、復印文件,到后來慢慢學習如何寫精簡實用的信息、如何站在縣領導的高度撰寫講話稿、如何考慮周全地給全縣各單位、各鄉鎮下發文件、如何安排會場、如何協調事宜等等,在不斷的思考學習、不斷調整狀態過程中,邊汝培的觀察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協調溝通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現在邊汝培主要負責起草布爾津縣縣委工作報告、布爾津縣政府工作報告、調研材料、領導講話以及其他各類文件等工作。同時,他還參與了《布爾津縣志》的編纂,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秘書”。
當年,同行來的志愿者們組成了一個大家庭。志愿者們離開家鄉,離開父母,不少在家里不會做飯的人,也拿起了勺鏟,掌起了廚,開始學習著自己做飯改善生活。生活中,各級領導親切的關懷,單位同事熱情的幫助,給了邊汝培家的溫暖。從一開始的法制辦主任鼓勵邊汝培考取公務員,再到縣委辦的同事們攛掇他去見相親對象,與妻子相識相知組成家庭,這一切讓邊汝培不再有孤獨和客居他鄉之感。
流連忘返,最美不過布爾津
初到布爾津,給邊汝培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條著名的額爾齊斯河。這是當年地理書上的考點,中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額爾齊斯河在布爾津將它的美充分展現出來,藍色的河水、寬闊的河面,泱泱北流,古老的中俄客運碼頭與兩岸原生的白樺林靜靜佇立,成群的水鳥撲啦啦地飛過,高緯度的初夏,夕陽斜照出粼粼波光。空閑時間,邊汝培常常到額爾齊斯河邊散步,他愛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的清寒的河水,夕陽下波光閃爍的河面,還有那些岸邊、河里的無數大大小小的卵石。
最讓邊汝培忘掉客居他鄉之感的還是喀納斯的美麗景色,都說“童話邊城布爾津,人間凈土喀納斯”。這里果然名不虛傳,因為接待任務,邊汝培和同事們一年中少不了要去幾趟喀納斯景區,每一次去都會驚嘆大自然的壯麗和神奇,從來沒有去厭了這一說。臥龍灣,月亮灣,神仙灣,三道灣秋水碧綠,兩岸樹木斑斕,如詩如畫。在這里,邊汝培見識了許多難以用詞語詳盡的景色:玫瑰色的清晨和淺紫色的黃昏;陽光中飛盈的閃耀的雪花;天邊遠山上雪崩般的云朵;駛出山道時猛然打開的金色戈壁;牛羊如珍珠灑落的青青草場;壓迫呼吸的廣袤的星空……看著圖瓦人家木頭小屋裊裊升起的炊煙,心里的雜念瞬間一掃而空,邊汝培對這種簡單而又真實的生活產生了一種向往。
布爾津不僅景色優美,民風也很淳樸。在這兒總聽到類似這樣的事:自行車沒有鎖,不小心放在外面一晚上,第二天依舊可以看到自行車還在原地;沒有拉鎖的包包可以放心地背著走在布爾津的街上……在哈薩克族家里做客,熱情好客的主人總是把最鮮嫩的第一塊羊肉用雙手恭敬地送到客人手中,可口的飯菜,濃郁的奶茶,充滿民族特色的刺繡,這就是可愛的哈薩克族人民。不知道什么時候,邊汝培開始喜歡上了新疆這片土地,舍不得離開了。
砥礪品質,讓青春在第二故鄉閃光
從邊汝培當志愿者開始至今已8年有余,這其中最大的收獲,應該是對心態的歷練,對為人處事方式的培養,對人生觀價值觀的修正。多年來邊汝培從未忘記自己當初的鑿鑿誓言,滿腔的豪邁與志氣,鼓足干勁建功立業的激情與信心。
在這里他認識了很多朋友,周末他經常被邀請到哈薩克同事家吃飯或一起過節。邊汝培說,新疆的人酒量都是非常好的,這里喝白酒不是論瓶的,是論箱的!一開始,酒量不好的邊汝培喝酒總不像哈薩克同事們那么熱烈,情急之下,同事說:“我們哈薩克有一句諺語,酒是水,錢是紙,生命是暫時地寄存在人間。我們是兄弟朋友,你就把這兒當成自己的家,把酒當成水,多喝幾杯,不要緊的。”雖然這句話并沒有讓邊汝培的酒量瞬間增加多少,但是如此豪邁,如此通俗而又飽含哲理的話讓邊汝培的心一下子熱了起來。他感覺,人歸根結底要活在別人發自內心而非表面上的、對你的尊重和認同中,要活在自己喜歡的事業追求當中。從志愿者到縣委在職人員,邊汝培更加強烈地體會到了被需要的感覺,也更堅定了留在這里的決心。早已把新疆當成自己第二故鄉的邊汝培,也更有動力去努力學習知識,服務更多的人。
其實,像邊汝培一樣的留疆志愿者還有很多,留下來的原因大抵都是志愿者的工作讓他們看到了自身價值,等到葉落歸根之時,那種無怨無悔,那種曾經用青春感動過西部的自豪之情,會一直激勵著自己。在外人看來,從河南到新疆,他們的選擇越來越偏遠,可實際上是,志愿者們的舞臺越來越大,腳步也越來越堅定。新疆這片土地給了邊汝培這個法學畢業生廣闊的用武之地,它見證了邊汝培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邊汝培的青春也必定會在這片土地上閃光。
但是,倦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最不能淡忘,無法擺脫的依然是思親之情。父親一直以來都支持邊汝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常勸誡他:“在工作中要謹言慎行,多向機關的老一輩學習”。只是母親在電話里總嘮叨著“這么遠”。邊汝培便每周抽出時間,給母親打打電話,給她講生活中的趣事,工作中的見聞,講這里的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香甜可口的水果;講這里的人們是多么善良美好,這里的天空始終晴朗寬廣……待的時間久了,人的心胸也寬廣了,正如蔚藍無際的天空一樣。慢慢地,在邊汝培的堅持不懈下,母親聽多了兒子講這邊的各種好,也漸漸理解了他的選擇。
如今,邊汝培事業上蒸蒸日上,生活上也收獲了甜蜜的愛情。他們在遙遠的邊疆小城相識、相知、相愛,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讓他們最終走在了一起。邊汝培在這里成家立業,真正成為了永不走的留疆人。人生總要一步步走,每一步都會有不同的驚喜。一路走來,邊汝培從未后悔過自己的選擇,始終堅持發揚志愿精神,努力學習,踏實工作,為西部建設貢獻著自己微薄的力量,用自己青春的誓言在新疆這片土地上書寫著他的成長、生活和未來。
奉獻西部,讓志愿之花永久開在新疆這片熱土
所有志愿者都愛說“一天志愿者,一生志愿情”。如果說,參加“西部計劃”是用一年時間來為邊疆的發展做出自己貢獻的話,那么,選擇留下,則是用一生來實現對西部的承諾。2016年,當學校派出的志愿者采訪小分隊采訪到他的時候,他以一種堅定的語氣表示:“選擇志愿服務西部,不是享樂,也不是受苦,而是用一段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用生命的七十分之一,書寫一段人生的精彩。”邊汝培始終認為,參加志愿“西部計劃”是他邁出人生歷程中最重要的一步。當年來新疆,對22年來從未走出河南的邊汝培來說,肯定是一種夢想,或者說是一種奢求。假如沒有參加“西部計劃”,邊汝培可能至今仍找不到生活的落腳點和人生前進的方向。
邊汝培有時也在想,或許從他背上行囊,踏上西去列車的那一刻起,自己的人生已變得與眾不同,生活從此轉航;或許從來到美麗的新疆,看到流連忘返的美景,明凈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的草原,邊汝培的心,已然留在了這片神奇美麗的土地上。
尾語:
邊汝培工作的布爾津縣是全國惟一一個與哈、俄、蒙三國交界的沿邊縣,位于阿爾泰山脈西南麓,準噶爾盆地北沿。這里的文化有著夢幻般的神秘,自然風光也有濃郁的草原風情、游牧風情。陽光明媚的午后,漫步在這座寧靜的邊境小城,仿佛置身于歐洲的某個小鎮,布爾津縣也被外人形象地比喻成頗具魅力的“童話邊城”。布爾津境內的額爾齊斯河是我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這里是去往喀納斯風景區的必經之地。
喀納斯有一片神奇的天然白樺林。每次當邊汝培來到這里,他都會生出這樣一種感覺:來自天南海北的志愿者就像是布爾津縣的另一片“白樺林”。白樺林象征著一種精神,一種堅忍不拔、團結奮進、扎根邊疆、奉獻邊疆的決心。志愿者們用自己團隊的力量,用心傳播著“白樺林”的精神,傳遞著溫暖。“一時是志愿者,一生都是志愿者”,在工作環境里,邊汝培會永遠銘記自己曾經是一名光榮的志愿者,他堅信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將會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延續下去,在工作崗位上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在這里我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
- 劉鳳霞,女,漢族,中共黨員,河南開封人,河南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2011屆畢業生。
-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