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西部計劃連續服務3年,助力廣西鳳山縣脫貧攻堅;連續3年前往河源南嶺開展環保夏令營,推動鄉村環境治理;回社區報到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助力基層疫情防控……
這是“90后”青年志愿者吳道杰的志愿服務經歷。今年是他參加志愿服務的第12個年頭。
愛心送餐、社區幫扶、入戶探訪……吳道杰不斷拓寬服務邊界,逐漸成長為團隊骨干。截至目前,他的廣東“i志愿”服務時長達8000余小時。志愿服務成績突出的他接連獲得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獎、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廣東好人等榮譽。
參與西部計劃,奉獻社會勇于擔當
去年9月,全國首部原創街舞劇《我們的生活》在中山紀念堂首演,這部用街舞形式講述廣州年輕人奉獻社會、勇于擔當真實故事的作品震撼了現場觀眾。廣州海事局職工、青年志愿者吳道杰正是主角天虹的原型人物之一。
2010年,廣州舉辦亞運會、亞殘運會,當時還是大一新生的吳道杰第一次接觸專業的志愿服務。“我的崗位是做賽會服務,負責在公交車上接送參加亞殘運會的運動員,每天早上6點起床,從學校坐交通車去亞運城。雖然辛苦,但我覺得很榮幸。”這次難忘的經歷,讓吳道杰體驗到志愿服務的魅力。
此后,參與志愿服務成為吳道杰學習生活的重要部分。大學期間,吳道杰擔任學校環保社團綠色文明社團總社長。他連續3年前往河源南嶺開展環保夏令營,推動鄉村環境治理。吳道杰常說,他有三個故鄉,除了家鄉湛江,還有河源南嶺和廣西鳳山。南嶺鎮是他連續三年暑假服務的“基地”,而鳳山縣則是見證他揮灑青春汗水的“舞臺”。
2014年7月,從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畢業后,吳道杰響應號召參加西部計劃志愿服務,到廣西河池市鳳山縣服務。“在鳳山的山路十八彎中,親身體驗到什么是‘看到屋,走到哭’。”吳道杰介紹,在鳳山服務期間,他的個人處理文件、公務接待、公文寫作等能力得到提升。在下鄉走訪入戶、開展各類活動的過程中,他也更深入地了解了這里的基層工作。
借互聯網平臺籌集項目落地資金25萬余元、6天籌集近5萬元為340位孤寡老人贈送收音機、請全縣100多位環衛工人吃年夜飯……在做好本職工作之余,吳道杰常常利用8小時以外的時間,發揮自身專業特長,開展愛心助學、耆樂無窮、閱讀推廣計劃、戶外清潔日等公益項目。“你做事,我放心”是領導和同事對吳道杰的評價。
立足工作崗位,志愿服務融入日常
2017年7月,吳道杰結束為期三年的西部計劃服務。離開鳳山后,他依舊惦記著這里的發展。每當看到比較好的公益項目,他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鳳山。
到廣州海事局工作后,吳道杰沒有丟掉“老本行”,持續參加公益志愿服務活動。將多年志愿服務經驗融入本職工作,吳道杰與同事一起開展“送安全進漁村”等一系列水上安全公益活動。“每次看到有關孩子溺水的消息,我都感到十分惋惜。我們要向大家普及水上交通安全知識,減少悲劇的發生。”吳道杰介紹,廣州海事局連續多年組織開展“水上安全知識進校園”公益活動,創新開展線上教育模式,向中小學生普及水上出行、防溺水、自救互救等知識,營造社會公眾共同關注水上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圍。此外,吳道杰還利用節假日等休息時間主動參與愛心送餐、花市義賣、愛心助學等志愿服務活動,迅速成長為志愿服務團體的骨干。
響應在職黨員“雙報到”號召,吳道杰第一時間回到黃埔區文沖街石化社區報到。無論是下班后還是節假日,只要有時間,吳道杰都會積極參與社區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垃圾分類、消防安全宣傳、反詐宣傳……各類社區活動中,都活躍著他忙碌的身影。此外,吳道杰還和同為在職黨員的妻子一起加入石化社區在職黨員疫情防控志愿隊,協助社區開展防疫宣傳、站點測溫、人員核查、核酸檢測登記等工作。去年,吳道杰被委任為石化社區08網格第一黨小組組長。
發揮模范作用,愛心之火傳遞四方
吳道杰不僅自己參加志愿服務,還帶動身邊親友一起加入公益志愿行列。他動員醫學專業的朋友加入志愿者聯合行動,在線上為幫扶對象提供醫護陪伴等專業支持;發動10余人參與“凝善聚愛再出發”番禺區2020年慈善健康行,為關愛幫扶老年人服務項目籌集善款逾千元……經與家人商量,他將獲得的獎金和平時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交通餐飲補貼拿出來設立家庭公益基金,專門用于開展愛心助學、月捐計劃等公益行動。目前,吳道杰的家庭公益基金已支持“藍信封”“愛心包裹”等10余個公益項目。
奔走于線下志愿服務活動的同時,吳道杰還持續深度參與各類網絡公益活動。他先后擔任兩期“藍信封”通信大使,通過書信成為兩名鄉村學生的成長陪伴者。作為滿天星書目志愿者,吳道杰每月審核書目信息數百條,助力鄉村圖書館書目數據標準化。“于行動中帶來改變,于改變中創造價值”,這是吳道杰對志愿服務最直接、最深刻的理解。他表示,未來將繼續秉承志愿精神,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愛心之火傳遞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