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冬奧志愿者代表,河北師范大學學生袁瑋婷今年4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發言。美麗大方的她,代表1.8萬名冬奧志愿者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國青年形象。“我在人民大會堂近距離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鞠躬時,我看到總書記對我微笑,感到非常親切、溫暖。”距離這一光榮時刻已過去快8個月,如今,這位00后傳承冬奧精神和志愿精神,已成為一名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她這片“燃燒的雪花”,將奔赴西部,用青春與愛心去澆灌西部大地的花朵們。
回想起冬奧志愿服務的經歷,作為張家口頒獎廣場頒獎禮儀志愿者的袁瑋婷依然歷歷在目,“站姿、走姿、轉身、微笑、手勢……許多人以為我們每天8小時的訓練是最苦的,其實不然,作為頒獎禮儀志愿者最難啃的骨頭是負重托盤。”奧運會頒獎時刻總是耀眼奪目的,頒獎禮儀志愿者必須付出巨大的心血才能完美地呈現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托著放有4公斤沙袋的托盤完成站、走、轉身等標準動作,汗水浸濕了我們衣服,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卻沒有人退縮,沒有人放棄。”袁瑋婷驕傲地說,“因為我們心中明白,作為一名冬奧志愿者,托起的不僅僅是獎牌的重量,更是國家賦予我們青年志愿者的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在成為冬奧志愿者之前,袁瑋婷經常在校內參與志愿服務,當時她對志愿服務的理解是以自己的力所能及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直到冬奧志愿服務的經歷讓她對志愿者這個稱呼有了新的認識,“我經常在書本上看到‘為祖國貢獻青春力量’這句話,以前覺得這只是一句口號,現在則有一股強烈的使命感,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我要繼續踐行和傳承志愿精神的信念與決心。”袁瑋婷的眼中閃耀著自豪的光芒。
平凡鑄就偉大,袁瑋婷認為成為一名冬奧志愿者參與“國之盛事,與有榮焉”的國際盛會是這樣的,懷揣一顆熱忱與感恩的心,到祖國需要的地方盡一份綿薄之力也是如此。
就讀于河北師范大學的四年時光中,袁瑋婷在“懷天下、求真知”的校訓精神激勵下努力成長。“我曾有幸聆聽了往屆研究生支教團學姐的宣講,去西部進行志愿服務的責任感與自豪感,令我十分敬佩與向往。”從那時起,“志愿”“支教”“奉獻”“無悔”這些關鍵詞就已經深深埋藏在袁瑋婷的心中。“我希望自己也能為西部基礎教育貢獻力量,讓青春在服務西部中煥發絢麗光彩。”
如今,袁瑋婷已經響應“到西部去,到基層去”的號召,入選成為一名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明年將奔赴西部,用知識與智慧在西部大地孕育希望,“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用實際行動去踐行這份志愿青春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