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會繼續以熾熱的情懷奮斗在祖國南疆。”
……
近日,大新縣全茗鎮團委兼職副書記、西部計劃志愿者張渝香獲得“全國優秀共青團干部”榮譽稱號,對她來說,這既是一份嘉獎,也是對她參加西部計劃兩年多經歷的見證。
2020年,懷揣著青春的激情與夢想,帶著對未知的好奇與期待,張渝香從桂林市來到了崇左市大新縣,在這片山水秀麗的土地上開啟了一段新的旅途。
選擇無悔青春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張渝香在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就讀大二時,參加了學校開展的西部計劃志愿者回校分享的宣講會,當時在宣講會上的這句宣傳標語給了她很大的觸動,也給她日后報名參加西部計劃埋下了一顆種子。
“聽了宣講會之后,我對西部計劃有了詳細了解,也對西部計劃產生了更多向往之情。”張渝香坦言,她喜歡挑戰新鮮事物,也不想給自己的青春留下遺憾。在畢業那年,張渝香毅然報名參加了大學生西部計劃。
家人的支持也是支撐張渝香往前走的動力。“當時,我們學校西部計劃的名額只有一個,我的筆試成績排第六,沒有信心能夠考上。”張渝香說,是父母的不斷鼓勵讓她重拾了信心,她放平心態,沉著應對,最終實現“逆襲”。
這是一段新的旅程。2020年8月,張渝香被分配到了共青團大新縣委員會工作。
在結束崗前培訓后,懷著緊張的心情,張渝香坐上了大新縣前來接送的車。“還記得剛過來的那天,天氣晴朗,云朵飄蕩在空中,高速路上的風景也很美,看著看著,我就忘記緊張了。”張渝香笑道,后面問了司機大哥才知道,那條路是被稱為邊關“最美高速”的崇靖高速。
落地努力成長
初到崗,些許的激動之后是迷茫,“學生到‘打工人’的身份變化,以及生活環境的轉變,都讓我有些許迷茫。”張渝香表示,為了盡快適應工作,適應環境,在周末休息的時間里,她主動來到辦公室熟悉各項業務。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這種高強度的學習下,以及領導同事的耐心幫助下,她迅速成長為了能獨當一面的能手。
當時縣里面還沒有專門的志愿服務組織,在共青團大新縣委員會的積極引導下,張渝香開始著手組建大新縣青年志愿者協會。經過幾個月的籌備,2020年11月,張渝香牽頭成立大新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并擔任常務副會長。截至目前,大新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已經吸納志愿者150余名。
大新縣青年志愿者協會成立以來,張渝香多次帶領志愿服務隊伍深入敬老院開展愛老敬老服務;進入村屯向青少年兒童普及自護自救常識,以及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等知識。
“小張,又來看我們啦!”每次到敬老院開展志愿服務時,敬老院的老人們都喜歡拉著張渝香聊天。“有些老人幾個月沒見了,還是能在看見我的時候喊我‘小張’,讓我很感動。”張渝香說。
語言不通是張渝香面臨的一大難題。“因為敬老院里有一部分老人說的是壯話,我有一些聽不懂,其他會說普通話的老人就會在旁邊給我做翻譯。”張渝香說,志愿服務對象臉上洋溢著的燦爛笑容,就是志愿服務的意義所在。
截至目前,張渝香帶頭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文化和旅游青年志愿服務宣傳等300余場。
扎根服務群眾
2022年8月,張渝香調崗到大新縣全茗鎮工作,并任全茗鎮團委副書記(兼)。
作為全茗鎮配偶村、全茗社區掛點干部,張渝香積極深入村民家里及田間地頭走訪,和村民們拉家常,了解每個村民的基本情況。她主動向村“兩委”干部了解本村的“兩不愁三保障”現狀、“三類戶、脫貧戶”基本信息,向群眾宣傳“三農”政策,讓群眾知曉自己享受了哪些政策的補貼。
“在基層工作,要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解群眾所難。”張渝香說,去年,配偶村在八角山里修建了一條產業路,方便村民運輸八角。因修路的原因,有兩戶村民的地塊分界線發生了改變,由此產生糾紛,經過村“兩委”干部和張渝香多次耐心調解,重新給雙方當事人劃分清楚分界線,糾紛才得以化解。
回顧兩年多來的工作和生活,從青澀到成熟,從懵懂到堅定,張渝香的步子走得越來越穩,越來越踏實。
“一有時間我就會到其他村屯里走訪,去看看別人好的做法,能不能用在自己的‘責任田’里,也多發現一點這片地方的美。”張渝香說。
路雖遠,行則將至。今年7月,張渝香的西部計劃服務期將迎來尾聲。對于未來,她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她說:“我會繼續以熾熱的情懷奮斗在祖國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