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院學子三下鄉——踏尋銅陵市樅陽縣新四軍第七師兵工廠遺址
銅陵市樅陽縣新四軍第七師兵工廠遺址,是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跡,見證了當年新四軍在抗日戰爭中的英勇斗爭和無私奉獻。在這里,我們新四軍記憶追溯小隊第二分隊每一位成員感受到了那段動蕩歲月的艱辛和英雄壯舉,也深深地思考起了和平時代的幸福來之不易。在這個遺址上,我們小隊成員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感悟良多。
進入兵工廠遺址,我們小隊成員仿佛回到了1940年代的戰火紛飛之時。遺址中的殘垣斷壁和破舊的建筑,仿佛在訴說著當年戰火洗禮下的慘狀,讓人不禁感嘆當年新四軍的頑強抵抗和拼死戰斗。這些廢墟是那個時代的見證,它們承載著新四軍戰士的鮮血和熱淚,也是英雄們為了國家和民族解放事業所付出的代價。站在遺址中,我們小隊成員深刻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和可怕,更加珍惜和平的來之不易。
在遺址內,展覽陳列了大量的歷史文物和照片。這些文物有先烈們使用的武器裝備、彈藥和生活用品,它們簡陋而樸實,卻蘊含著偉大的意義。其中一件件古老的槍支和彈藥,向我們小隊成員們講述了新四軍戰士火線作戰、艱苦奮斗的故事。那些黑色皮箱里面,存放著無數新四軍戰士在敵人火力下的勇敢和無畏。照片中的英雄們浴血沙場、義無反顧,給予我們小隊成員們巨大的啟示和思考。這些文物和照片讓我們小隊成員明白了戰爭的可怕,也讓我們小隊成員對先烈們的犧牲和奉獻心懷敬意。
在遺址中,有一塊標語墻格外引人注目。墻上寫滿了鮮紅的字跡,展示了新四軍的紅色精神和斗爭信念。那些字句激勵著每一個看到它的人,讓我們小隊成員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標語墻上的字句雖然樸素,但卻充滿力量和震撼人心。正是這種紅色精神,激勵著當年的新四軍戰士痛苦頑強地抵抗,為了國家的解放而不惜犧牲。它們也激勵著我們小隊成員們這個時代的人們,提醒我們小隊成員們要珍惜和平、發揚偉大的精神。
最后,我們了解到當時新四軍第七師兵工廠的具體分工。新四軍七師皖南支隊兵工廠的原材料,由新四軍七師皖南支隊供給處采購。同時,還從上海購來車床、刨床、鉆床、虎頭鉗、大小銼刀、無縫鋼管、機步槍彈簧等軍需物資。第一中隊配有幾部簡易車床,主要負責加工、修理槍械和制造擲彈筒,同時也為其它中隊制造加工一些工具模具。第二中隊主要制造地雷、手榴彈。第三中隊主要生產口徑為6.5和7.9兩種類型的子彈。這讓我們感受到了新四軍第七師的分工明確,感受到了新四軍第七師那嚴格的紀律。
78年來,新四軍七師皖南支隊兵工廠遺址就那么默默矗立著,矗立在這片生機盎然的熱土上,矗立在灑滿青春熱血與無悔追求的歷史長河中,成為一個時代不滅的記憶,成為一個民族永恒的精神坐標。新四軍七師皖南支隊兵工廠的革命先輩和無數革命先烈,雖然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為了革命,為了新中國,出生入死,前赴后繼,甘灑熱血寫春秋的革命精神,永不消逝,我們會一代代傳承下去!同時,也讓我們小隊成員認識到和平來之不易,我們小隊成員們要倍加珍惜和平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兵工廠遺址是一座永恒的豐碑,它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小隊每一位成員的心中。
作者:新四軍記憶追溯小隊成員 朱永康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