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荒辟野出新綠,智勇洞中見分明
漫步于白水河畔,四周風景美如畫。小隊沿著幽深寂靜的銀屏山山腳來到了新四軍第七師開墾的荒地進行探尋。尋找到白云庵當地的老者進行采訪后團隊成員們了解到新四軍第七師在那樣時局動蕩社會情況下開荒懇地的艱辛以及戰士們拼搏奮斗、堅韌不拔的懇荒精神。但是又從老者女兒口中了解到當地為了當地更好發展,第七師開墾的梯田大部分地區已經改成民宿。雖然看不到當初梯田的景象略有遺憾,但是那綠毯般的叢林用如今的茂盛與靜謐訴說著他們曾經來過的記憶。
白云庵位于大嶺村東南部,是一座古老的寺廟。曾經是新四軍七師的重要駐地之一,也是他們進行革命斗爭的重要場所。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白云庵成為了新四軍七師的重要指揮部和后勤基地。這里見證了無數英勇戰士的犧牲和奮斗,他們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如今的風景如畫,綠茵如毯掩蓋了當年的悲壯之實,向世人展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美好,可越是這樣的靜謐美妙越是讓人忍不住回憶當年的炮火喧囂。
曾經的遺跡也許會消失不見,但曾經的記憶永遠會定格在此地。英雄已逝,遺跡已消,但精神永駐。
告別綠野,轉眼間我們來到了那一處別有洞天—銀屏仙人洞。
銀屏山仙人洞是一座自然景觀豐富的景點,這里有壯麗的山水和奇特的巖石景觀,吸引了許多游客前來觀光。然而,除了自然風光,銀屏山仙人洞也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在這里,我們可以了解到新四軍七師的歷史淵源和革命斗爭的艱辛歷程。銀屏山仙人洞見證了無數英雄的壯舉和犧牲,他們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
在銀屏山仙人洞的洞穴里,有一塊石碑上刻著“新四軍七師”幾個大字。這塊石碑是當年新四軍七師在銀屏山仙人洞駐扎期間所刻,它記錄了那段艱苦卓越的歷史。每當有人來到銀屏山仙人洞,都會被這塊石碑所吸引。這塊石碑不僅代表著新四軍七師的歷史,更代表著那段艱苦卓越的歷史。
在銀屏山仙人洞的洞穴里還有著新四軍七師的重要指揮所。在這里,我們看到新四軍七師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為抗擊敵人所做出的努力。地下兵工廠,藏槍洞,潮濕,黑暗,陰涼 四周皆是厚重的石壁,或低或高,濕滑陡峭,雖能夠很好的隱蔽但令人壓迫窒息。石壁無言,但我們心中有聲,眼前的景象讓我們的內心激昂澎湃: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一心為國,吾輩豈能茍且做膽小縮頭之輩?先烈們在這片土地上,與敵人進行艱苦卓越的斗爭,為了革命事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書寫了一曲曲壯麗的革命史詩。他們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讓我們銘記歷史,珍惜現在,為了更好的未來而努力奮斗!
這次活動讓團隊成員對于新四軍第七師“富七師”稱號的來歷的了解更加深入。團隊成員們將不斷發揚頑強拼搏、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紅色革命精神,傳承紅色文化,讓更多的群眾了解這段歷史。此行使得新四軍第七師紅色記憶的田野探磧與資料收集紅色基因傳承實踐團第二小分隊團隊成員對于新四軍七師如何在敵軍圍剿下生存,如何動員群眾聯合作戰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與此同時,團隊成員們將繼續學習發揚新四軍戰士不畏艱難、遇山開路、遇水建橋的精神,在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
作者:新四軍記憶追溯小隊成員 馬瀅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