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學子三下鄉:宣傳防詐 共同抗詐
為了宣傳詐騙行為,加強社會的防詐騙意識。安徽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與工程學院“同心眾志,防詐共行”暑期社會實踐隊走進遼寧大連弘文小學,向小朋友們宣傳詐騙行為,加強孩子們的防詐騙意識。讓防詐騙深入人心,減少詐騙行為,為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共同努力構建一個美麗和諧的社會。
“小朋友們知道常見的詐騙有哪些嗎?”“小朋友自己或身邊的人有被詐騙過嗎?”“小朋友們了解被詐騙的后果嗎?”“小朋友們知道如何防范詐騙嗎?”7月10日,在弘文小學,實踐隊員們正在進行相關的ppt演講活動。活動中,實踐隊員們首先帶小朋友們了解和認識了詐騙行為。有些小朋友很積極的配合演講人的提問,讓現場氣氛很是活躍。詐騙有很多類型,常見的有電信詐騙,冒充身份詐騙,傳銷詐騙等。這些詐騙行為在社會中非常常見,甚至現場的有些小朋友們都會知道一些。帶著對詐騙的認識,實踐隊員們開始詢問同學們是否有過或者聽說過類似經歷。一些小朋友踴躍的回答自己的經歷,還有他們聽說過的類似詐騙的行為。經過一番調查,實踐隊員們發現經歷過詐騙的孩子還是占少數的,但少部分同學的經歷還是很讓人擔心害怕。比如有的同學曾遭受冒充身份的詐騙,幸好父母趕來的及時,這才保證了孩子的安全。還有的同學遭受電信詐騙,有些不法分子通過孩子獲取父母的私密信息,這讓在場的人都感到后怕。
緊接著,實踐隊員們為同學們講述詐騙的危害。舉例最常見的電信詐騙。一是蠶食國家的形象。詐騙電話滿天飛,幾乎沒有人能夠幸免,包括居住在中國的外國人,給人的印象中國到處都是騙子,國家的形象被電信詐騙的騙子們玷污,電信詐騙正在蠶食國家的形象,我們必將付出更大的代價,最終要全民為騙子“買單”。二是吞噬誠信社會。市場經濟完善的社會,是以誠信社會為基礎的社會,詐騙電話正在瘋狂地吞噬誠信社會基礎,造成人與人信任的危機,最終誰都不相信誰,即便是父母子女或者朋友的電話,都打上一個問號,這樣的社會人人沒有安全感,懷疑迷漫的社會,為人們的幸福生活打了折扣。三是成為社會矛盾的導火索。此類案件一旦發生,少則幾百元,多則幾萬元,有的甚至幾十萬、上百萬元,給群眾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有時受害人及其親友因公安機關未能及時偵破或未能追回受損財物,便對公安機關不滿,嚴重影響了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有的甚至產生對社會的極端報復心理,會滋生社會的不安定因素。這些巨大的危害都警醒著我們要積極抗詐。小朋友們盡管都還小,但也都感受到了詐騙后果的嚴重。實踐隊員們在演講中,再三對同學們強調了詐騙的可怕,現場的小朋友們對此也都更加重視。
最后,實踐隊員們介紹了如何有效的防范詐騙。首先針對孩子們,實踐隊員們告訴同學們一定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話,遇到事情要盡早告訴家長,不要一個人去人少的地方,遇到陌生電話不要接,碰到壞人要大聲求救,一定要小心陌生人。另外,實踐隊員們還普及了其他的防詐騙意識,讓現場的大人們關注,也要小朋友們告訴自己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
1.不貪圖便宜或無端恩惠永遠不要有能占到便宜的心態,更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語,貪圖優惠和方便。不輕易購買上門推銷的便宜物品,這些都有可能是詐騙的誘餌。
2.提高防范意識,提升辨別能力平時就要多長個心眼,對待網友、陌生人要時刻保持戒備之心。平時多看看新聞、各種資訊,了解各種騙術手段,提升辨別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
3、信息保密,勿泄個人、家人信息不要隨意告知陌生人自己的個人情況、手機號碼以及家中的電話號碼等,手機中父母、親戚的電話最好用真名顯示,不要出現容易透露出雙方關系的字眼。不要把自己的個人信息和家庭聯系方式輕易示人,不要將自己的重要物品借給他人使用或交于他人保管。不要填寫各種來歷不明的表格,不要隨意掃描陌生的二維碼,以防信息泄露,給不法分子實施詐騙等違法活動以可乘之機。
4.注意核實對方相關信息大學生時間比較充裕,很多去做兼職的學生,賺取外快一方面減輕父母負擔,另一方面也鍛煉了自己,但其中有很多騙子公司或是傳銷公司,如果有做兼職的機會,要認真對招聘兼職人員的單位進行反復核實,特別是網絡上的公司。
經過本次活動,小朋友們都反饋說學到了很多東西。老師們也很感謝我們對詐騙知識的普及。詐騙很可怕,各種詐騙行為層出不窮。但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加強防詐意識,減少詐騙行為,共同防詐,抗詐,大家就能構建一個和諧美好誠信的社會。
作者:徐子睿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同心愛眼——共建綠色家園
- 愛眼護眼我先行,從今往后目常明主題的護眼與垃圾分類科普活動在安徽中醫藥大學(少荃湖校區)附近同德苑拉開帷幕。本次活動面向同德苑
- 08-15
- 揚青春風采——展足球魅力
- 為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倡導國家“陽光體育”運動,提高全校師生的健身意識和健康水平,
- 08-15
- 心靈共鳴——青春綻放
- 安徽中醫藥大學心理中心于4月27日晚成功舉辦了“心理話劇大賽”活動。該活動旨在增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豐富大學生校園文化,共有九
-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