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上縣位于淮河和潁河交匯處,優質的水資源和豐厚的歷史文化,使潁上的旅游文化得以發展。為加強人們對尤家花園的了解,助推潁上旅游文化的發展,安徽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綠色道路,美麗鄉村”實踐隊于8月8日來到潁上縣尤家花園暢游四大園區,欣賞園中風光,了解歷史文化和植物知識,采訪工作人員、游客和附近的居民,宣傳尤家花園歷史文化。
實踐團隊在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后,于8月8日上午到達尤家花園游客接待廳。接待廳內整齊的擺放著各類宣傳手冊,實踐隊員們一個個翻開宣傳手冊了解尤家花園的歷史文化。走進尤家花園,深入學習歷史文化,體會百年私家園林的宏偉與秀麗。

實踐隊員們進入正門,從景區介紹了解到尤司令名為惠棠,又名朝棟,字蔭軒,安徽省潁上縣人。于1955年返回故里,置田三千余畝,并擴建故居和花園,他的花園當地人稱“尤家花園”,至今尚存。公園的北門外即為尤氏宅第,保存基本完整。
花園分四大景區,第一景區以盆景、花木為佳,景色秀麗宜人。走進第一園區,由白玉塔向南,過曲橋,經木香長廊,沿蘇堤,觀圣水古井,步入松廊,廊內松塔、松傘、松棚、松鼓、松扇,造型生動。第二景區以山、石、亭、閣取勝,別有一番風光。第三景區以茂密的松林,獨具特色。整個尤氏故居是以五進三院的格局,三院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就是以水和石為主題,古人常說居無水則不靈,居無石則不雅,水和石在三院當中都被很好的體現了出來。第四景區以新建的花園和植物園區見長。花園玲瓏精致,別具一格,體現了蘇州園林建筑風格,對于園林建筑藝術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實踐隊員們游完私家花園后,對園內的青龍磐石、吊橋和戲臺最為印象深刻。據了解鎮園之寶青龍磐石底部是一塊石頭,這塊石頭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這個石頭的底部是天然長了一顆地龍松,并且這個地龍松兩次通過這個石頭,穿孔而上,地龍松是柏類植物,生長緩慢,這顆地龍松有上百年的歷史了。青龍磐石,它的整體形象與中國傳統對龍形象的刻畫是十分貼切,故也得名青龍磐石。
實踐隊員們在游玩過程中采訪了幾位工作人員、游客和附近的居民,對門口的保安、園內的清潔工、游玩的大學生、乘涼的大爺和商鋪的員工詢問了“對尤家花園和尤司令有多少了解?”“尤家花園的改造對生活和工作帶來哪些便利?”“尤家花園還存在哪些不足之處?對尤家花園還有什么建議?”等問題。附近的居民表示:“現在快遞可以直接送到快遞站了,便利了很多,公交車在景區附近設了不少站點,交通設施也改善了很多。”當地熱情的奶奶還主動和實踐隊員們交流起來,奶奶說了一句話令人印象深刻,她說:“現在旅游業發展起來了,需要的工作人員更多了,為我們提供了就業崗位。但也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希望旅游業的發展不能僅僅只帶來經濟效益,也要重視環境效益,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通過幾位被采訪者的回答我們了解到,居民游客和工作人員對花園和司令還是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完全。尤家花園的改造給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旅游業的發展吸引了很多商人的到來,購物和交通日益便利,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旅游和商鋪的建設為周邊居民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為家鄉的就業率和經濟建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實踐隊員們從采訪中發現旅游業雖然得到發展,但同時存在一定的不足,節假日游客眾多,車輛來往擁堵,對當地環境和交通是很大的考驗。淡季游客稀少,附近商鋪收入普遍降低。因此可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交通運輸能力。
實踐隊員們在采訪和游玩過程中,向游客介紹尤家花園的歷史和游將軍的生平事跡,并分發宣傳手冊。在園區內配合電視臺工作人員拍攝尤家花園宣傳片,接受采訪并介紹景點。在本次實踐活動中,實踐團隊走進尤家花園,欣賞園林風光,了解園林歷史,宣傳園林文化。尤家花園作為潁上旅游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應該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文化知名度,發展旅游文化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促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