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區作為城市社會治理的基礎單元,公共服務作為城市社區的基礎功能,均與社會治理現代化緊密相連。8月10日至8月12日,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語言學院12位本科生組成的西安市社區調研隊,圍繞“扎根社會服務,尋脈中國傳統”研究主題,以提升社區治理效能為出發點、以全力服務居民群眾為落腳點、以全面加強社區公益服務為著力點,深入調研了西安市仁厚社區內的多個小區。此次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成員在了解了社區治理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服務-公益”的主體互動結構在助推城市社區治理良性發展中發揮的作用。此次活動立足傳統文化的探尋復興,在陜西省西安市仁厚社區和母校展開具體實踐,期望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公益實踐、社區報到等為主要方式,了解國情民情,服務西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在調研前期準備階段中,團隊成員結合公益服務進社區的主題,從“黨建”、“社會”、“居民”等多個層面出發,并結合對西安市仁厚社區內的多個小區的預調研情況,精心設計出此次調研問卷,并進行多次組內會議核對調研細節、設計訪談提綱,確保調研能夠順利、高效開展,最終在實地調研中取得良好成效。
8月10日,團隊成員前往西安市仁厚社區,在社區黨委書記的介紹下,就社區的基本情況有了簡單的了解。接下來,團隊成員助力社區公共服務,先后開展了清理廣告、擺放自行車、協助垃圾分類、發放宣傳單四項“閃亮工程”。城市是一個有機生命體,社區就像其中的細胞。通過此次公益服務我們深刻認識到,構建規模適宜、功能完善的社區“細胞”,才能讓城市有機體更好地“新陳代謝”,進而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接下來,團隊于8月12日前往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學開展進母校公益活動。多名高三學生積極參會,同學們認真聆聽、熱情交流,共同領略了西農在“雙一流”建設奮發道路上的輝煌英姿,會議取得了良好成效。此次活動充分發揮了實踐育人功能,增強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了大學生不忘悠悠母校情、不忘師恩的美好品德,同時展示了西農學子的青春風采,為進一步提升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吸引更多優質生源報考我校助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團隊將結合調查情況,總結良好經驗做法,通過互聯網大力宣傳治理成果,在社區基層治理的大舞臺上發揮西農學子的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