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易林)安徽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秉持傳承黨史紅色精神,推進黨史知識走進千家萬戶的優良傳統,集結了一批青年志愿者組成“手拉手學黨史“暑期社會實踐隊走向基層,與中小學生一起學習黨史故事,喚醒不滅的信仰,將紅色火炬不斷向未來青年人傳遞。
7月5號,在馬鞍山桃園街道的梨苑社區里,二十多名中小學生在宣講隊員的陪同下,認真的聆聽著宣講員講解黨史故事。在活動過程中,宣講員著重講述了長征的歷史史實,通過視頻,文字描述以及與中小學生對話的方式,深刻的宣揚了紅色傳統,傳承了黨史的精神。
在活動的開始階段,宣講員以問答形式,詢問了三個有關中國共產黨的問題——“同學們知道是誰讓我們的國家變得美麗強大嗎?”“同學們知道他們這是在哪里參觀嗎?”“那小朋友知道中國共產黨是什么時候建立的呢?”迅速抓住了在場眾人的注意力。緊接著,宣講員總體地概述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脈絡,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立到2023年的今日總共一百零二年的光輝歷程。重點指出了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重要歷史貢獻。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件開天辟地的大事變。”這句偉大斷言。宣講人由此進一步深入聽眾的內心,點出大家日常的幸福生活與中國共產黨密不可分的聯系,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領導,大家才能過上穩定而舒適的生活。
針對中小學生特殊群體,宣講員與觀眾們一同觀看了《那年那兔那些事》這部影片,介紹了該部動漫以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為背景,并向大家分享了一些其中振聾發聵,引人深思的語錄。重點選取紅軍長征部分,并就此講解了長征過程中的艱辛與磨難,向長征途中每一位英勇的革命者先烈奮不顧身的報國之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長征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展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走向勝利的偉大必然。由此引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顯著特點,“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宣講員指出,長征精神在中國共產黨員們研發核彈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在西北大戈壁引爆了新中國獨立研發的核武器,自此中國歷史翻開了新的篇章。同學們從中真切感受到長征精神的可貴,自發的要求傳承以長征精神為代表的紅色精神。宣講員講解說從小事做起,積極發揚樂于助人的精神,關注公益活動,在實踐中學習;選擇革命英雄作為自己的榜樣,約束自我,不斷進步;或者閱覽紅色經典,增長見識。在活動的最后,宣講員向同學們拋出“怎樣學習弘揚紅色精神?”這一問題引發大家思考,在場的同學們紛紛踴躍回答,從多角度,多層次的不同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相關見解。最終,同學們一致認為學習弘揚紅色精神要持之以恒的堅守,日耕不輟的躬行。
最后,宣講隊還開展了黨史事跡有關的報團游戲并學唱《歌唱祖國》,同學們積極參與,樂在其中,現場氛圍十分活躍,許多同學都主動回答問題并與宣講隊員交流心得體會。在學唱紅歌《歌唱祖國》環節時,許多家長朋友也被現場的氣氛感染,參與了此項活動。在活動結束后,宣講隊與同學們合影留念,此次梨苑社區宣講至此圓滿結束。通過這些輕松愉快,意義深刻的活動,同學們既鞏固了學習到的黨史知識,也增進了與宣講隊員的聯系,起到了非常好的傳承與教育作用。
“學習黨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中小學時期正處于人生價值觀養成的關鍵階段,對外界事物抱有較強的學習熱情,實踐團隊走向鄉村基層普及黨史知識,助力紅色精神傳承,對青少年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接下來,暑期實踐隊還將繼續推進黨史教育,走訪馬鞍山市的其他社區、農村、企業等事業單位,為更多中小學生開展黨史教育,傳播紅色思想,切實傳遞好歷史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