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電(通訊員 胡雨超 潘薇)生命是頑強的,同時也是脆弱的,水是生命的搖籃,也是亡命的深淵。夏天已經來臨,炎熱的浪潮已經襲來,預防溺水的號角也已經吹響。7月11日,安徽工業大學拾光志愿服務隊在安徽省馬鞍山市王家山社區開展以防溺水知識宣講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拾光志愿服務隊不斷豐富活動形式、擴大知識范圍、體現外院特色,懷揣著給小朋友們傳播知識的熱情來到了這里!
7月11日,實踐隊員們提前來到宣講現場,著手規劃相關事宜,除了防溺水安全知識宣講,實踐隊員們還開展了作業輔導、手繪帆布袋、粘土手工等一系列活動。本次宣講以介紹常見溺水地點以及如何應對溺水等突發狀況為主要內容,志愿者通過講解PPT、播放視頻等方式向小朋友們詳細地介紹了防溺水有關知識,小朋友們的安全意識以及自我保護能力得到增強,溺水事故的發生也會隨之減少,進一步構建青少年安全健康成長的環境。

圖為實踐隊員為學生們輔導作業。通訊員 潘薇 攝
宣講過程中,實踐隊員帶領小朋友們觀看了溺水過程視頻以及如何應對溺水突發事故視頻。從溺水到窒息,只有短短的五分鐘,而溺水十分鐘就有可能喪命,面對溺水,每個人都不可以存在僥幸心理,更不能拿生命開玩笑。視頻中的一幕幕畫面為同學們敲響了警鐘,大家嚴肅認真地觀看視頻,筆者相信他們的內心也有了非常深刻的感悟,見識到了水可怕的一面,感受到了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在第二個視頻中,小朋友們學會了如何正確處理溺水事故,當自己溺水且不熟悉水性時,可采用怎樣的自救方法,例如:除呼救外,溺水者要取仰臥位,頭部向后,使鼻子露出水面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遇到溺水情況時,不要驚慌,不要掙扎,以防身體加速下沉。當別人來救自己時,要放松身體,讓施救者拖著自己的腰部,帶著自己游向岸邊。當別人溺水時不可輕易下水施救,小朋友應該向附近的成年人呼救,撥打相應電話,在周邊尋找漂浮物給落水者,當周圍沒有漂浮物或者竹竿時,可以用衣服打繩結拋向溺水者等。此外,我們還觀看了游泳熱身視頻,告訴學生們在游泳之前要做好熱身活動,以防在游泳時出現腿部抽筋等意外,預防因準備活動不足而引發的溺水事故,大家也非常積極地回應實踐隊員們,跟隨視頻學習動作。

圖為實踐隊員進行防溺水安全知識宣講。通訊員 潘薇 攝
宣講結束后,實踐隊員和小朋友們一起進行了手工創意活動,小朋友們在帆布袋上畫出各種可愛和極富想象力的圖案,筆者也感受到了孩子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創意,通過手工制作,他們可以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激發無限的創造潛能。手工是一個需要耐心和專注的過程,小朋友們在做手工的時候非常細心地制作著,這些活動促使他們集中注意力,鍛煉專注力和耐心,提高思維的準確性和細致性。小朋友們親手完成一個個作品,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感和成就感,無論是繪制一個屬于自己的帆布袋,還是完成一個粘土手工作品,每一次成功都會增加孩子們的自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做到并克服困難,培養他們堅韌的品格。

圖為小朋友參與帆布袋手繪活動。通訊員 潘薇 攝

圖為小朋友和粘土作品的合影。通訊員 潘薇 攝
安徽工業大學拾光志愿服務隊防溺水安全知識主題宣講活動已經落下帷幕,人生不曾有如果,不要在經歷了殘酷以后才后悔,這時的幡然醒悟可能已經來不及。在后來的采訪中,小朋友們表示會認真學習和牢記今天學到的知識,會更加珍愛自己的生命,將生命安全、防護意識銘記于心,而實踐隊員也積累了很多經驗。“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實干者。”在走向未來的道路上,拾光志愿服務隊依然將不斷求索,始終保持拼搏實干,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進而定格屬于自己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