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鄉村振興、精準扶貧成為中央農村政策的關鍵詞,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響應領導號召,投身農村建設。在我看來,這體現了新時代年輕人的熱情和擔當。
任何一個時代,青年都是最具有活力和富有責任擔當的群體,青年強則國強,青年富則國富。領袖曾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當代青年正生逢最偉大的時代,該勇擔重任,志存高遠,積極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事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在奮斗中釋放出具有時代價值的青春激情。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責任和擔當。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翻閱歷史,五四源于青年,陳獨秀、魯迅站在時代的潮頭吶喊,點燃了科學真理的火炬,照亮了一個時代,戰爭期間,數百萬有志青年和英雄投身革命,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的領導下,拋頭顱,灑熱血。我們要像 280 多萬村干部一樣,扎根農村,為脫貧攻堅而奮斗讓我們的青春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我們愿意犧牲自己的精力和抱負,堅持建設小康社會。
也許有人認為大城市才有更多的機會,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但在我看來,“事業靠人,業由人興”,在農村,在基層,有著更廣闊天地,更大的舞臺。如今,鄉村振興戰略全面開局,鄉村振興的嘹亮號角已經吹響,正是有理想、有本領、有眼界的青年人大展拳腳,建功立業的時候。廖俊波為官一方,腳下有泥土,心間有真情,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中去;海歸學子秦明飛放棄優渥的工資待遇,回到鄉村,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一批批青年教師支教一鄉,為閉塞的鄉村帶來朗朗讀書聲;一批批大學生村官回到基層,為鄉村振興帶來新鮮血液。領袖 16 歲到鄉村插隊,與鄉親們一起摸爬滾打,他曾說,在他一生中對他幫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輩,一是我那陜北的老鄉們”在沃土上施展才華,在基層一線揮灑汗水,投身鄉村,大有可為。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時代的青年們,讓我們將責任握在手中擔當放在心頭,用赤城熱血澆出一片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