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檢正當時,我輩豈缺席
2022年7月,是大學生返鄉高峰期,為減少疫情傳播風險,河南省周口市疫情防控工作比以往更加嚴厲。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助力疫情防控,奉獻疫線青春”實踐隊隊員積極向周口市政府返鄉大學生疫情防控工作,踴躍報名參與當地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務活動,協助醫護人員開展核酸檢測工作,為疫情防控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6月29日中午時分,實踐隊隊員以志愿者身份向黃集鄉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報名參與當地疫情防控工作,在向疫情防控工作人員請教詢問近期疫情防控工作后得知黃集鄉將開展全員核酸檢測。7月1日早晨,志愿者提前前往核酸檢測地點,協助醫護人員進行核酸檢測。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前志愿者協助醫護人員準備檢測用品、張貼核酸檢測碼、準備消毒用具、維護現場秩序以此來確保核酸檢測正常、快速、有序地開展。
雖然沒有紅馬甲在身上,但是肩上的那份責任并不會少。志愿者大多是恰逢疫情開始不久后進入大學的一批學生,疫情所帶來的影響已經深深刻入大家的內心。疫情的反復出現給醫護人員帶來了許多磨難。此次參與核酸檢測工作,實踐隊隊員從中也體會到了醫護人員在檢測過程中的艱辛與不易。他們不斷地重復著看似簡單實則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動作,同時他們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的安全出行做保障。他們或清秀動人或爽朗俊秀的臉龐可能因為長時間穿戴防護服不再有往昔的容顏,但當他們脫下防護服露出微笑的那一刻,他們就是降臨于人間的天使,他們亦如往昔那樣美麗而富有活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們以棉簽當做武器來阻擋疫情的擴散,設想如果沒有醫護人員的挺身而出,怎會有這片安寧的土地?
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更是檢驗理論知識的不二之選,只有真正切身經歷過的事情才會對人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在經歷此次核酸檢測工作后,實踐隊員對醫護人員的崇高敬意比以往從理論上看到的更加濃烈。我們處于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正當風華的我們,在國家遭遇磨難時期,理應為國家、為社會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是我輩的責任與義務。恰如九十多年前魯迅先生書中所寫的那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火炬”。青春應當如此度過。
時間:2022-07-06 作者:高飛揚 來源: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實踐隊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