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為深入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運用好傳承好紅色基因,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教育引導廣大學生增強踐行“兩個維護”的高度自覺、堅定愛國奮斗挺膺擔當,以實際行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西南石油大學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聚焦“傳承紅色基因、學思踐悟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這一主題,挖掘生動素材、創新學習形式,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在學習和踐行中涵養“強國一代”的志氣、骨氣、底氣,凝聚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青春力量。走進祖國大西北與先輩對話尋時代之志。
今天西南石油大學石工院油氣儲運工程2022級學生廖峻為大家帶來學生微課第一彈塔里木油田的“心臟”—西氣東輸第一站。
西氣東輸工程作為國家能源調配的重要工程,不僅解決了我國能源資源失衡的問題,保障了國家的能源安全,還為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塔里木油田作為主要氣源地,累計供氣超5000億立方米的背后是無數石油人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奉獻。在大漠邊疆,我校優秀校友潘磊等石油人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堅守在石油第一線,無怨無悔,用自我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石油精神的內涵,展現了對黨和國家的忠誠,以及對人民的責任擔當。同時,我也深刻認識到能源安全對于國家的重要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我們新時代青年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要傳承和發揚石油精神,以 “三老四嚴”嚴格要求自己,敢于創新擔當,勇于承擔時代重任。作為油氣儲運專業的學生,我將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加努力地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質,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我希望能夠像那些石油人一樣,未來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本次視頻拍攝讓我對西氣東輸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對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我將以此為動力,不斷努力,為國家的能源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