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悟社紀念館
法韻厚植愛國信仰,賡續覺悟時代薪火
當小隊踏入覺悟社紀念館,便仿佛踏入了那個風云激蕩的覺醒年代。館內莊重肅穆,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文物、一幅幅泛黃的照片,靜靜訴說著百年前的熱血與抗爭。五四運動時期,周恩來、鄧穎超等青年先驅在此匯聚,他們以救國救民為己任,成立覺悟社,旨在喚醒民眾、革新思想。覺悟雜志原稿,承載著他們對國家命運的深刻思考;五四運動的歷史影像,重現了青年們為爭取民族獨立與自由而振臂高呼的場景。這些歷史印記,成為探尋愛國初心的源頭,也為小隊理解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坐標。
我隊成員在覺悟社前的合影。張益通供圖。
以《愛國主義教育法》為指引,小隊深入剖析了這段歷史與當代法治精神的緊密聯系。法律條文中強調愛國主義教育應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而百年前青年們 “革新、革心” 的吶喊,正是這種偉大精神的生動體現。結合《愛國主義教育法》,小隊深入探討了周恩來在覺悟的宣言中提出的反帝反封建主張,這一主張不僅體現了早期共產黨人對國家前途、人民命運的責任擔當,更與當代法治精神中維護國家主權、保障人民權益的理念一脈相承。通過對這些歷史事件和法律條文的對照分析,小隊深刻認識到,依法愛國、明責篤行是新時代青年應有的價值追求。
覺悟社成員合影。張益通攝
結束了在覺悟社紀念館的學習與研討,我們即將離開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與先輩熱血的地方。紀念館門口設有留言區域,大家懷著澎湃的心情,紛紛拿起紙筆,想要留下此刻內心最真實的感悟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
三位鑄魂感悟初心,一體踐行總理精神
踏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莊嚴肅穆的氛圍撲面而來。館內豐富的展品、詳實的史料,生動地展現了周總理和鄧穎超同志波瀾壯闊的人生畫卷。在 “人民總理周恩來” 展區,小隊沿著周總理的人生脈絡,從他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的少年壯志,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領導南昌起義、推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為民族解放建立不朽功勛;再到新中國成立后,擔任總理長達 26 年,為國家建設、外交事業嘔心瀝血,真正做到了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通過一幅幅歷史照片、一封封珍貴家書以及復原的工作場景,小隊深刻體會到他將黨的事業、國家利益和人民福祉高度統一的堅定信念與無私奉獻。在鄧穎超同志的展區,小隊了解到她從青年時期就投身五四運動,積極探索婦女解放之路,而后在民族解放運動、社會主義建設等各個階段,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中國婦女事業的發展、為國家的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她與周總理攜手同行,在共同的理想信念下,為國家和人民奮斗終身。通過在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的學習,小隊深刻認識到,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肩負著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愛黨精神的神圣使命。要以周總理和鄧穎超同志為榜樣,將他們的愛國愛黨情懷、無私奉獻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在日常生活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在學習和工作中,勤奮努力,勇于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時,也要積極傳播這種精神,帶動身邊更多的人,共同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讓偉人的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
周鄧紀念館內介紹。張益通攝
南開中學
深耕日常教育厚土,培育強國時代新人
作為周恩來總理的母校,南開中學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與總理的青春足跡。我們踏入這片充滿文化氣息的校園,深入探尋周總理在此處的成長歷程與不凡經歷。在學校的校史陳列館,豐富的圖文資料和珍貴的文物展示,將周總理的生平畫卷徐徐展開。從他初入南開時的青澀少年模樣,到心懷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的遠大抱負,積極投身學生運動,展現出的卓越領導才能與愛國情懷,無一不讓我們深受觸動。同學們專注地聆聽著講解,透過這些歷史的印記,仿佛穿越時空,與總理的青春歲月緊密相連。隨后,我們參觀了總理曾就讀的教室和宿舍,那些陳舊卻充滿故事的桌椅床鋪,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他在艱苦環境中仍堅持刻苦學習的堅韌精神。他在南開求學期間,不僅學業優異,還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創辦刊物,傳播新思想,為國家的前途命運奔走呼號。
周恩來總理在南開中學的題字。張益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