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名稱:“生陽隧火”實踐隊
隊長:朱春俁
指導老師:劉捷妤
隊員:朱春俁、王淑涵、崔玉磊、王娛洵、時藝雯、馬泉、趙羚竹、金瑤、王靜偉、李怡然、盧禹辰、王依萍、馬歆喆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承載著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與崇高精神。湖南省武岡市的木瓜橋(紅軍橋)作為重要的紅色遺跡,具有深厚的歷史內(nèi)涵。曲阜師范大學“生陽隧火”實踐隊通過實地探訪木瓜橋及相關博物館,深入了解其歷史背景、建筑特色、文化價值,旨在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增強人們對革命歷史的認知與敬意。

首先來到了木瓜橋(紅軍橋)下,隊員們立刻被它質(zhì)樸而堅固的外觀所吸引。橋身全部由規(guī)整的青石砌成,歲月的痕跡在石塊上留下了斑駁印記。橋拱呈優(yōu)美的弧形,橋面上過往的痕跡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人們它的經(jīng)歷。它為隊員們提供了一個實地的教育場所,讓我們能夠身臨其境感受歷史,更直觀地理解長征歷史、紅色文化。
隨后隊員們?nèi)⒂^紅軍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琳瑯滿目的歷史文物。在玻璃展柜中,陳列著許多紅軍長征時期使用過的物品,如槍支、彈藥、水壺、背包等。這些文物靜靜地躺在展柜中,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繼續(xù)往里走,來到了歷史場景復原展示區(qū)。這里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生動地再現(xiàn)了紅軍在武岡的一些重要歷史場景。隊員們積極體驗博物館提供的人物雕塑、道具布置以及燈光音效等,為他們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展示體驗。這種互動式的展示方式,不僅增加了參觀的趣味性,還讓隊員們更加主動地去探索和學習。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次探訪活動也接近了尾聲。通過這次探訪,“生陽隧火”實踐隊隊員對紅軍長征的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紅軍橋不僅僅是一座橋梁,更是紅軍長征精神的象征,它見證了紅軍戰(zhàn)士們不畏艱難險阻、一心為民的高尚品質(zhì)。在博物館中,那些珍貴的文物和生動的歷史場景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yōu)榱死硐牒托拍睿幌侇^顱、灑熱血的偉大精神。這種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是我們后人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同時也展現(xiàn)了堅定文化自信和文化保護的好舉措。首先是探索文旅融合,木瓜橋村正在打造省級美麗鄉(xiāng)村示范村,可通過將木瓜橋與當?shù)氐淖匀痪坝^、民俗文化等相結(jié)合,開發(fā)旅游項目,吸引游客前來參觀游覽,帶動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其次是做到了對文化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借助現(xiàn)代技術深入挖掘文化的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