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引領青年學生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厚植學生對祖國血濃于水、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7月8日-7月11日,管理工程學院“基層連線,共筑曙光”實踐團赴灣沚區桃園村、蕪湖夏鑫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圖為實踐團與指導老師合影)
探秘革命圣地,開啟紅色之旅 “青山綠水一江半,桃花園里有人家”。第一站實踐中,實踐團隊前往灣沚區桃園村,這是一個以“烈士故里”聞名的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同時也是擁有廣袤桃林的村落。團隊成員與村黨委書記高飛展開了深入的交流和調研,詳細了解到桃園村獨具特色的“五色”產業、桃園鄉村振興學院等情況。借助黨建引領、結合“紅色文化+鄉村旅游+研學”實踐模式,桃園村正致力于發展“培訓經濟”,打造鄉村紅色旅游項目,推動鄉村振興。此外,實踐團隊還積極學習了桃園村獨有的“老前輩”調解工作室,這是由老黨員、老教師、老村干等資深前輩組成,他們受人尊敬,共同運營著這一特色調解機構。

傳承紅色根脈,學習紅色精神 隨后,實踐團隊和指導教師攜帶慰問物資前往探訪抗美援朝老戰士鄭大祥。在交流中得知,鄭大祥老人今年已經96歲高齡,曾參與多次戰役并榮獲三等功。盡管耳力已減退,但他仍面容和藹,精神矍鑠,積極與團隊成員交談,氛圍十分融洽。回顧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艱苦而宏大的戰役。正是像鄭大祥老人這樣英勇無畏地為保衛國家而奮斗的英雄們,才有了今日和平安定的現代中國。雖然戰火已經熄滅,但英雄精神卻永存不朽!他們的無私犧牲精神將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通過此次活動,實踐團深刻體會桃園村的紅色精神與紅色文化,今后將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貫徹艱苦奮斗精神,學習抗美援朝精神,培養英雄氣魄,奉獻社會。

(圖為實踐團采訪抗美援朝老兵)
預覽基地風光,直播助農宣傳 在接下來的行程中,實踐團隊在村干部的帶領下抵達了桃園村綜合種植基地。在炎炎夏日里,微風拂面,種植基地內郁郁蔥蔥,生機盎然,處處洋溢著豐收的景象。每片葉子都仿佛承載著未來豐碩的希望。團隊成員在黃色番茄種植大棚內開展抖音直播,向廣大觀眾宣傳桃園村的產業和發展情況。
桃園村素有“青山綠水弋江畔、桃花園里有人家"之美譽。通過本次調研活動,實踐團了解到桃園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在于堅決貫徹黨的發展路線,堅持走美麗鄉村帶動產業振興的特色路線,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并在此基礎上打造農旅融合項目,帶動村中經濟,推進鄉村振興。

(圖為實踐團在在桃園村綜合種植基地直播宣傳)
不忘清風來時意,堅守初心得始終 緊接著,實踐團來到桃園村參觀蕪湖市農村黨建館。該展館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為主題,設有百年鄉村社會變化史、農村黨建工作方法、市縣區特色做法、黨性教育區四大展廳,全方位多領域展示了蕪湖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水平。參觀中大家認真聆聽了講解,汲取了豐沃的精神食糧和廉政文化熏陶。
黨建館濃縮著一個村莊的過往,記錄著一個村莊的現在,寄托著一個村莊的未來。在這里,實踐團成員了解桃園村的歷史及中國鄉鎮的發展,學習先進廉政事跡,樹立正確廉政意識,深入理解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紅色革命基因。

(圖為實踐團參觀桃園村黨建館)
訪科技前沿企業,立青年鴻鵠之志 7月11日,實踐團隊前往蕪湖夏鑫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主管的帶領下,團隊詳細了解了公司的經營范圍和產品應用,并參觀了企業的生產線。通過此次實地參觀,團隊成員系統性地了解了該公司,深刻感受到科技對生產過程的改變,開拓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儲備。

(圖為實踐團參觀蕪湖夏鑫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七月盛夏,萬物熱烈,青春正當時。實踐團隊的旅程雖告一段落,但隊員們所獲得的經驗卻是無窮寶貴的。通過協商、實地考察、參觀和直播等方式,同學們積極助力鄉村振興,追溯英雄精神,傳承紅色文化。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不僅積累了實踐經驗,磨練了意志品質,更充分展現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基層連線,共筑曙光”實踐團隊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將耐心和熱心留在基層,助力基層服務,展現信工學子風采,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發展。團隊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在與實際相結合的“大思政課”中不斷汲取知識,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