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彩于扇,匠心獨運——漆扇制作社會實踐的深刻體悟》
濟寧7月26日電 (通訊員 孫凱琰)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親手觸摸傳統工藝的溫度,無疑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文化的探索。近期,我們曲阜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青春向黨淬初心,青藍相濟育桃李”實踐隊來到了曲阜魯城街道奎文社區,對小朋友們進行了傳統文化——漆扇和書法的傳播。社會實踐活動,這段經歷不僅讓小朋友們領略了中華傳統工藝的博大精深,還在各位小朋友心中種下了對匠心精神的無限敬仰與傳承之志,是一次不可多得的經歷。
初識漆扇,心生向往
初見漆扇,便被其獨特的韻味深深吸引。那輕盈的扇骨,仿佛能承載千年的風雅;那層層疊疊、色彩斑斕的漆面,更是透露著匠人的智慧與汗水。每一把漆扇背后,都藏著無數次的打磨與等待,是對美的極致追求,也是對時間的尊重。此次社會實踐,隊員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色彩鮮艷的圖片和引人入勝的視頻,向小朋友們詳細講解了漆扇的起源發展和意義,小朋友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舉手提問,與隊員們積極互動。對于小朋友們來說,亦是一種對于美的全新體驗。
匠心獨運,體驗非凡
實踐過程中,小朋友們在隊員們的指導下,親手體驗了從選材、設計、上漆到晾干的每一個環節。選材需精益求精,每一根扇骨都需經過嚴格篩選,確保其質地堅韌、紋理美觀;設計則需靈感與匠心并重,既要考慮美學原則,又要融入個人情感與文化內涵;上漆尤為關鍵,每一滴漆都要經過精心的選擇,耐心等待其自然干燥,方可完成一把獨一無二的漆扇。
深刻感悟,傳承之責
通過這次實踐,小朋友們深刻體會到漆扇制作不僅僅是一項技藝,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延續。每一把漆扇的誕生,都是匠人心血的結晶,是對美的永恒追求。在這個機器轟鳴、快速消費的時代,這樣的慢工出細活顯得尤為珍貴。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我們都應該珍惜并傳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讓它們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展望未來,責任在肩
展望未來,我們要更加堅定,將這份感悟與體驗轉化為實際行動的決心。此后,我們的實踐隊員將繼續積極宣傳和推廣傳統工藝,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漆扇等傳統文化瑰寶。同時,小朋友們也將努力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希望能夠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總之,這次漆扇制作的社會實踐不僅讓小朋友們收獲了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它是大學生認識與接觸社會的重要經歷與途徑,讓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價值與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實踐隊將會繼續保持初心,砥礪奮進,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作者:孫凱琰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青春向黨淬初心,青藍相濟育桃李”實踐隊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青春擔當,消防啟蒙:大學生在社區
- 在 2024 年 7 月 26 日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曲阜師范大學“青春向黨淬初心,青藍相濟育桃李”實踐隊走進了濟寧市任城區解放路社區居
- 08-05
- 青春護航:大學生社區消防科普小課堂
- 2024年7月26日在濟寧市任城區解放路社區,曲阜師范大學的大學生們化身知識的使者,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關于消防知識的奇妙探索。他們
- 08-05
- 社區消防知識的傳承
- 2024年7月15日曲阜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青春向黨淬初心,青藍相濟育桃李”實踐隊,走進濟寧市任城區解放路社區,為這里的小朋友們精
- 08-05
- 凝聚基層力量,共譜發展篇章
- 2024年7月26日,曲阜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青春向黨淬初心,青藍相濟育桃李”實踐隊在桓臺縣禾力皮制品有限公司舉辦了以“凝聚奮進力
- 08-05
- 傳統文化進社區之漆扇
- 曲阜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青春向黨淬初心,青藍相濟育桃李”實踐隊來到了曲阜魯城街道奎文社區,對小朋友們進行了傳統文化——漆扇的
-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