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脊梁而巍峨,國有青年而屹立。”迎著夏日里第一抹艷陽,懷揣對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巢湖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攜神農之火,播岐黃之種”中醫藥研學實踐團于7月21日至7月27日赴烔煬鎮、黃麓鎮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

日子渺小重復,卻都是滿滿的幸福。夏天酷暑難擋,烈日依舊。今年的暑期我很榮幸地成為了巢湖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成員之一,就像杜甫說過的那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身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我們,在感受了知識的熏陶后更應該投身于鄉村建設中去,為實現祖國偉大復興之路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一站,前往安徽博潤藥業有限公司學習中醫藥知識。
懷昭昭之志,堅守自我,素履以往,方能“懼懷逸興壯思飛”。在公司大廳里,學生們和公司黃總圍坐在一張大桌旁,面前擺放著五彩斑斕的中草藥。在黃總的講解下,我們學會了如何通過觀察中藥的顏色、形狀、質地等特征,初步判斷其性味歸經及主要功效。比如,紅色的丹參活血通經,黃色的黃芪補氣升陽..….每一次的辨識,都是對中藥智慧的一次深刻領悟,讓學生們對中醫藥的博大精深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期間,黃總還特色舉例說明某些不法分子將紅花偽造成藏紅花,強調藥企制藥要注重良心。黃總還向我們強調中藥講究“千人千方”,通過辨證施治,中醫能夠為每個患者提供最適合其個人情況的治療方案,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這不僅體現了中醫藥的智慧,也為現代醫學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啟示。習總書記曾多次強調青年一代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是繼往開來、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青年中醫處于最好的時代,振興中醫藥,我們要跑好每一棒。互聯網醫學的發展,讓我們基層學子可以親身和手藝人進行傳承帶教、學術交流、答疑解惑;國家重視和支持中醫藥的發展,人民群眾認可中醫藥,接受中醫藥。作為青年中醫的每一個中醫傳承者,都應該立足自己的崗位,用心跑好自己的每一棒,竭盡所能,發揮自己的微光,貢獻自己的力量,讓中醫藥惠及更多的民眾。

第二站,前往工廠車間及種植園
持冥冥之心,磨礪自我,踔厲奮發,方能“會當水擊三千里”。傳統的制藥技藝與現代科技的結合,讓中醫藥的生產更加高效、安全、可靠。在參觀過程中,黃總為實踐隊員們介紹了中藥飲片的制作流程。黃總從選材、清洗、切片到炮制、干燥、包裝,并強調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技術人員嚴格的把控和精湛的技藝。同時,實踐團成員參觀了烘干房、發酵房、切制房、嬋制車間、競選車間、鍛藥間等一系列功能間。在參觀過程中,我特別注意到車間內的工作人員都穿著整潔的工作服,佩戴著口罩和手套,嚴格遵守著各項操作規程。他們的專注和認真,讓我深感制藥行業的嚴謹與責任。通過這次參觀,我深刻感受到了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公司注重傳統中藥的提取與制劑研發,還積極引入現代科技手段,推動中醫藥的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這種傳承與創新并重的發展理念,讓我對中醫藥文化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隨后,我們前往種植園走進原生態的自然,感受到生命的律動。在這里,中醫藥材得以在純凈的自然環境中生長。在這片土地上,各種草藥自由生長,它們吸收天地精華,孕育出獨特的藥性。探尋中醫藥的生長環境,讓我更加敬畏自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

最后一站,前往社區弘揚中醫藥文化
秉灼灼之愿,積蓄力量,奔赴星辰大海,方能“青山一道同云雨”。志愿者以生動有趣的PPT為小朋友們呈現了一場視覺與知識盛宴。一幅幅精美的中草藥圖片,配合著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小朋友們仿佛置身于一個神奇的藥草世界。接著,活動來到了中草藥拼圖環節。一幅幅精心設計的中草藥圖案被切割成若干小塊,小朋友們需要發揮智慧與團隊合作,將這些碎片重新組合成完整的圖案。這一環節不僅考驗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力,更在無形中加深了他們對中草藥形狀和名稱的記憶。活動還特別設置了制作艾草錘環節。在志愿者的指導下,當一個個艾草錘在小朋友們手中成型時,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和自豪的笑容。這不僅僅是一個手工藝品的誕生,更是中醫藥文化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的見證。

憶往昔崢嶸歲月,成今朝奮發戰功。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我不僅了解到了社會鄉村的村情村貌,還領會了中醫藥文化的魅力。我們走進鄉村,與小朋友一起玩耍,與村民們一起談心;我們傳播中醫藥知識,收集群眾的贊美,在大家的一致認可中不斷提升自我!在積累了本次三下鄉的經驗之后,希望在未來的道路里,能夠繼續秉持初心,傳承中醫藥文化,腳踏實地,共建大美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