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常州7月9日電我們實踐隊與6月13日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經驗豐富的專業攝影師作為講師,教授基本的攝影技巧,并組織實地拍攝練習,鼓勵中老年人拍攝自己的生活瞬間,通過照片記錄下美好的回憶,力求為中老人們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指導。通過攝影講座,我們和老年人可以學習到專業的攝影知識和技能,如構圖、光線運用、拍攝技巧等,這些技能不僅有助于我們拍攝出更好的照片,還能提升我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圖為活動攝影技巧講解畫面 通訊員 劉茜瑞 供圖)
我們通過圖片知道了不同拍照方式、不同的構圖、不同的光線豆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觀感、不一樣的心緒以及不一樣的感觸。拍照后的照片也會讓我們留念當時的所知所感,當在不同時期,經歷不同事后,再次接觸到這張相同的照片時,心中的感觸會是不一樣的。所以攝影可以以一種精神寄托的方式留在我們的生活中,激發我們與中老年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我們在鏡頭下尋找美、記錄美,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
我們可以把攝影作為年輕人與中老年人社交的平臺,我們可以通過攝影講座結識新朋友,分享攝影心得,交流生活經驗。這種社交互動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還可以緩解了一些空巢老人的孤獨感和寂寞感,為人民、為社會、為國家奉獻出自己的愛。同時通過攝影,我們能夠捕捉到家人、朋友以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些照片也成為了我們珍貴的記憶和情感寄托,每當翻看這些照片時,都能勾起我們對往事的回憶和感慨。

(圖為活動中成員們認真聽講的畫面 通訊員 劉茜瑞 供圖)
在講座過程中,工作人員的陪伴和關心讓老年人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和關愛。這種關愛不僅體現在知識的傳授上,更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關懷中。老年人通過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技能,感受到了老有所學的樂趣和成就感。這種積極向上的態度不僅讓他們保持了年輕的心態,還為他們的晚年生活增添了色彩和活力。所以攝影講座的舉辦不僅是為了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更是為了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通過攝影這一藝術形式,我們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老年人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需求,從而形成全社會關愛老人的良好氛圍。在數字化時代,科技的發展與人文關懷并不矛盾。將攝影講座與關愛老人相結合,正是科技與人文融合的一種體現。通過科技的力量,我們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學習方式和交流平臺;而通過人文關懷的注入,我們還可以讓科技更加貼近人心、服務人民。

(圖為專家指導攝影技巧畫面 通訊員 劉茜瑞 供圖)
我們可以學習攝影技術與中老年人之間形成某種聯系,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對攝影技術的喜愛而擁有一些共同話題,這樣有助于我們了解中老年人對攝影的理解,也可以讓自己在攝影興趣中受到啟發,利人利己;又或者是我們可以幫助中老年人去留下心目中最溫馨、最快樂的美好記憶,屆時我們可以陪伴在老年人身邊,傾聽他們的故事和經歷,給予他們關愛和溫暖。我相信這種陪伴不僅讓老年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懷,也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圖為活動最后合影 通訊員 劉茜瑞 供圖)
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能夠培養我們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在講座中,我們學習到了如何欣賞和評價一幅攝影作品,這對于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和文化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也對幫助中老年人起到了重要意義。攝影即是愛好又是引線,將你我他連接起來,并在其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通訊員 蔡童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