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豐縣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整合生態與文化資源,著力做強“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不斷鞏固村鎮發展根基。同時,該縣大力培育并壯大鄉村旅游產業,豐富了鄉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框架。自2023年以來,廣外新聞學子與海豐縣深入開展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結對,對當地的特色產業、鄉村規劃建設、鄉村旅游業及傳統非遺文化進行了深入調研。團隊運用新聞專業的獨特視角和傳播能力,擴大了海豐特色農產的產學融合和特色文化的創新傳播,助力當地做實做強西承東聯的橋頭堡角色。
集體經濟展現活力,引領村鎮穩步前行
2024年7月,團隊對海豐縣公平鎮的鄉村集體經濟和生態建設進行了深入調研。在下洞村的雙疊石茶園及茶廠,團隊了解到公平鎮的特色農產西坑茶正值采摘和生產時節。茶園負責人向團隊詳細介紹了西坑茶的制茶工藝,并透露新建的1200平方米茶廠房即將投入使用,這將極大提升茶葉的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此外,團隊還對公平鎮的十三坑村、新塘村和石牌村的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現狀進行了調研,設計了生態研學旅游路線,并攝制了兩期研學路線宣傳視頻。這些視頻突出了海豐縣公平鎮的鄉村集體經濟和生態建設情況,旨在吸引更多游客了解公平鎮,進而促進鄉鎮文旅的發展。
圖為團隊設計的茶旅生態研學旅游路線。通訊員汪健 供圖
非遺虎獅文化遠揚,國際視野助力傳承
團隊充分利用廣外作為外語院校的獨特優勢,以及國際留學生在文化傳播中的橋梁作用,與新聞與傳播學院粵韻“留”傳留學生團隊攜手,在海豐縣虎獅文創館開展了非遺文化交流體驗活動。活動中,虎獅舞團隊、虎獅紙扎手藝工匠和虎獅文創設計師為留學生展示了非遺虎獅舞及其傳統工藝和創新形式。留學生們親手體驗了虎獅舞、虎獅紙扎和虎獅文創產品的制作,深刻感受了海陸豐虎獅文化的魅力。這一活動為海陸豐地區的非遺虎獅文化注入了國際視野與活力,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與文化傳播事業的發展。
圖為虎獅文創工匠劉家境先生正在為虎獅文創繪制顏色。通訊員陳嘉怡 供圖
圖為團隊在海豐縣海陸豐虎獅文創館開展交流活動集體照。通訊員陳嘉怡 供圖
綠美生態落地生根,宜居宜業環境養心
海豐縣聯安鎮是海豐縣綠美生態建設的“標桿”鎮,其轄內的濕地保護區是鷺鳥等眾多水鳥的棲息地。聯安鎮依托綠美生態資源,規劃建設了鷺影禾香鄉村振興“連線成片”示范點,打造了一個集文化、休閑、康養、農業體驗于一體的農文旅融合文旅項目。團隊對聯安鎮的鄉村規劃建設、綠美生態建設進行了走訪,并與聯安鎮鄉村振興辦公室主任陳仕鵬一同重走了廣東省委黃坤明書記在聯安的調研之路,參觀濱河公園、候鳥保護區和深聯文化廣場,欣賞五彩繽紛的墻繪,觀賞飛出樹林的鷺鳥,深刻感受到聯安鎮鄉村規劃建設成果帶來的人居環境的提升。陳主任向團隊學生表示,“綠色一直是聯安的生態底色”,這一理念在聯安鎮得到了生動的展現。
圖為海豐縣聯安鎮深聯文化廣場風光。通訊員王怡然 供圖
海豐縣是一個擁有光榮傳統的革命圣地。在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悠久的人文歷史背景下,該縣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部署為抓手,不斷鉚足創新干勁,探索鄉村振興獨具特色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團隊此次海豐社會實踐活動吸引了青年教師、學生黨員、國際留學生、青年團員等群體的積極參與。他們將發揮新聞人才洞察社會、創新傳播的能力,結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化、多語種的優勢,產出視頻、攝影、文案、調研報告等作品。這些作品將用青年智慧和活力賦能海豐縣經濟社會發展,為該縣的鄉村振興事業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