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團此次對蒙書記的訪談,旨在深入挖掘鄉村振興背后的故事與經驗,希望能夠為更多鄉村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同時,此次訪談也是一次對青年大學生返鄉創業就業的鼓勵與倡導,期望更多青年能夠投身美麗鄉村建設,共同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
二、青春直播助農,創文旅新宣路
實踐期間,實踐團積極組織開展非遺直播活動,共同推廣古村狀瑤非遺文化,為當地文旅宣傳注入新活力。直播期間,古村新農人代表、抖音網紅嬌姐也應邀來到了直播間,與實踐團成員共同推廣古村狀瑤非遺文化,直播的效果得到明顯提高,不但讓直播間的觀眾們了解狀瑤非遺文化,也讓實踐團成員們對非遺保護與傳承的意識和責任感有更深層次、更具體化的理解。實踐團實踐期間累計直播獲得點贊次數達8.3W,網友們興趣高昂,積極互動,推動非遺文旅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為古村非遺文旅發展打開了一條嶄新路徑。
三、創新網絡營銷,助力鄉村發展
在調研期間,實踐團發現當地種植有品質良好的大果山楂、紫蘇等農產品,并已經能夠生產相應深加工農特產品,然而,卻面臨營銷推廣“寒流”。針對這一問題,實踐團決定和當地合作,助力農戶打開產品銷路。實踐團拍攝農產品宣傳圖、積極調研農戶了解產品情況,協助當地開發和運營微信助農小程序“鄉賢文旅”,打開鄉村振興產品營銷的新通道。
蒙峒村的負責人李娟老師告知我們,“當前蒙峒村的網絡營銷平臺搭建還處于探索階段,敢于開創新的營銷路徑是至關重要的”。走好第一步,對于蒙峒村網絡營銷的長線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李老師的幫助和實踐團的努力下,小程序目前已上架10余款商品,小程序的訪問量不斷翻倍,已能夠實現基本購物功能。擴寬蒙峒村的線上銷售平臺,實踐團已取得初級階段的成果。
四、建壯瑤文化IP,擴蒙峒村影響力
多樣化的文創產品有助于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創新,也為文化傳承和創新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徑。實踐團經過多天走訪學習,融合當地狀瑤特色和非遺元素設計了“頂呱呱”IP,同時,結合當地村民和游客需求推出并落地了例如帽子、貼紙、微信表情包、防蚊貼、水瓶背帶繩等系列文創產品,以更貼近生活的方式來推廣壯瑤民族文化,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韻味。
結語:
祖國大地需要用青春的腳步去丈量,青年赤心需要在廣袤的鄉村中磨煉。接下來,智富蒙峒實踐團通過開展各類調研工作,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蒙峒農產品新媒體營銷發展建言獻策,努力打造農文旅融合新標桿,貢獻青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