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璀璨映笑顏,童心筑夢云嶺篇
7月14日至7月23日,實踐隊抵達云南省騰沖市北海鎮中心小學,與這里的孩子們共同開啟了一場智慧與友誼的旅程。實踐隊與北海鎮中心小學校長開展交流座談,雙方介紹了各自學校的特色與成就,在交流中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也為后續支教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踐隊結合公路交通行業特色和專業特長展開支教活動,圍繞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文明生活、身心成長、科技創新、快樂學習、藝術素養七大方面精心設計課程,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式,為孩子們帶來了以“祖國旗幟在我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書寫最美漢字”、“學習中國橋梁”、“飛行的秘密”等為主題的趣味課堂,旨在提升孩子們的綜合素質及動手實踐能力,拓寬其視野,激發他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課余,實踐隊還前往幾位孩子的家中進行慰問和采訪,了解其家庭情況、學習情況及心理狀態。
實踐隊在支教最后一日為孩子們開展了志愿主題宣講活動,在孩子們的心中悄然播下了愛與奉獻的種子。這些種子,承載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希望,每一顆種子最后都能落地生花,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命運的掌舵手,將雷鋒精神傳承下去,為構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他們的青春和力量。
實踐隊于北海鎮中心小學的支教事跡也被騰沖市各單位報道。
追憶赤址緬先烈,傳承滇魂顯擔當
7月13日,實踐隊以“銘記英雄•緬懷先烈”為主題,重溫崢嶸歲月,來到滇西抗戰紀念館、國殤墓園、一九八師紀念塔、艾思奇故居等紅色遺跡回顧歷史,緬懷先烈。在這里,實踐隊隊員們滿懷對革命先輩的敬仰之情,深切感悟革命先輩們為保家國不畏艱險、不畏犧牲的精神和為抵御外敵而作出的犧牲與奮斗。實踐隊將從紅色歷史中緬懷先烈,從百年艱苦奮斗的黨史中汲取智慧與力量,厚植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弘揚先烈遺志,共筑民族復興夢,彰顯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實踐隊在一九八師塔前合影留念指導教師王蒙蒙于艾思奇故居向實踐隊員講述紅色往事
百折不撓堅如鐵,續寫輝煌譜新篇
7月20日,實踐隊造訪了史迪威公路博物館,深刻體悟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偉大抗戰精神。在這些歷史遺跡的靜默訴說中,隊員們深刻體會到了革命先輩們堅如磐石的意志和鍥而不舍的斗爭精神。這份堅定的意志與不懈的精神,不斷激勵著新時代新青年們勇往直前,在新時代續寫輝煌篇章!
實踐隊于史迪威公路博物館前合影實踐隊觀察抗戰時期修路所用儀器
邂逅老兵憶崢嶸,青春公話紅色情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實踐隊邂逅了退役解放軍老兵陳志泉。老人雖因戰爭年代炮火轟鳴而聽力受損,但談及往昔,那份歷史的厚重與個人的英勇堅韌依然熠熠生輝。通過其伴侶吳棋華的協助交流,實踐隊員們聆聽了他那段波瀾壯闊的經歷。當被問及想對青年學子說些什么時,陳志泉的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簡短而有力地表示:“你們要好好讀書。”這簡短的話語,不僅承載著對實踐隊員的深切期望,更蘊含了對中國青年未來的無限寄望。此次偶遇,讓實踐隊員們深刻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厚重與偉大,他們深受觸動,誓言要將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傳承下去,以實際行動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