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傳媒學院】
2024年7月15日,我們到訪四川傳媒學院。四川傳媒學院培養了很多具有藝術氣質的名家,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的葛依帆校友就職于四川傳媒學院輔導員崗。她帶領我們參觀了學校圖書館。
在圖書館里,我們進行了訪談。實踐團成員姚亞麗與葛依帆校友進行訪談,2025屆秘書學班曹麗麗隨后進行交流。葛依帆校友認為自己在師大的經歷彌足珍貴,正因為自己有了這段學習經歷,在工作時也會回望當初的自己,以包容之心教化調皮的學生,減少不必要的事端。同時,她對我們寄語,要多學習、多創新。學習是為了求穩,創新是為了求變,這兩者感覺起來是矛盾的,但并非矛盾,反而是互相促進的。
【鴻鵠高中教育集團青白江校區】
2024年7月16日,我們到訪鴻鵠高中教育集團青白江校區。值得一提地是,青白江校區交通不是太方便,我們轉了好幾種交通工具才到。但與交通條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教育模式與理念。
鴻鵠高中教育集團三年建成五校。鴻鵠高中教育集團青白江校區尹超部長說道:“西北師大有很多教育家,我們集團董事長有著教育家的情懷,立志成為‘平民教育家’。”鴻鵠中學的教育理念是讓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有學上,他們將目光投在普通孩子身上,讓優者更優、良者漸優。同時,教學實行“小班制”“走班課堂”“查漏補缺”,讓學生自己評估自己的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堂。與之同時,信息化測評,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會通過數據反饋,學生需要周末“校內再學”“查漏補缺”。同時,“班級+學科”的管理模式,形成“班主任管班”“學科教師抓教學”的網狀管理。
整體來說,鴻鵠高中真正踐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相比于學生的管理,教師的培訓也是相當有水準,通過兩周的“師培”,就可以從容地走上講臺。這一教師培訓的水準,值得師范院校的學習。
尹超部長在座談會上期望可以與西北師大文學院取得合作,文學院學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參與“師培”活動,增長自己的本領。同時,以點帶面,期望以文學院為點,帶動更多西師學子參觀交流。
【成都東站】
2024年7月17日,我們踏上了歸途,我們往回走,回溯來時的路。這六天的經歷,一定是我人生中珍貴的一部分。每天出發前整理計劃,上車睡會兒,下車干活,回房間又是復盤。每天的工作似乎然不開“就業”二字,但每場訪談都有心得體會。有時候,甚至在想“畢業了,要不就來這里吧!”或許,這一句,會成真;又或許我有其他的選擇。但我會將自己的體悟講給自己的同學,相信總有人會與我們此行的學校恰合其拍。
不知不覺中,我有睡著了,迷迷糊糊中,聽到隊友說:“晚點了!”幸運的是,我們九分鐘換乘成功。所有人當晚安全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