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
實踐的第一天,以早上找錯路為開端。但幸運的是,在“錯”的大門,遇見了“對”的人,剛好碰見了趙潛學長。學長非常和善健談,耐心配合我們進行訪談、寄語拍攝等活動。通過與學長交談,我在工作與心態上收獲頗多。
若想要成為一合格的教師,應當注重自己的專業基礎知識,此外也應當對自身師范技能多加精進,例如粉筆字、教案設計、試講課程等。趙潛學長用自身經歷,告訴我們要不斷尋求進步、志存高遠,要對未來有所規劃,這不僅對于擇業,也適用于我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下午,我們在中鐵八局見到了優秀校友孔金紅學長與馮天玥學姐,對選擇在企業就職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從孔學長身上,我見識到交流溝通對于工作開展以及自身發展的重要性,而這正是我所缺少的。而從馮學姐身上,我學習到了終身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重要性,這是做好每一份工作的基礎。這兩份各有側重的工作,也提醒著我未來擇業的考慮因素。我有幸能夠采訪到了馮天玥學姐,進行了更為深入的交流。對于如何選定自己的職業、如何解決在工作中的困難等問題,學姐都傾囊相授。
通過今天的實踐,我慢慢客服了對擇業的恐懼,似乎對未來的工作生活有所期待。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熱愛的工作并堅持下去。
7月14日
今天的實踐,可以說是收獲頗多,但也狀況百出。早上匆匆趕路,差點趕不上高鐵,好在踩點幸運坐上了。但迷迷糊糊電腦落在了列車上,經過一些列周旋,總算是找了回來。可中午從青神趕往眉山時候,又不幸錯過了高鐵,好在青神中學鄭主任開車送團隊,才能如時抵達眉山一中。晚上趕回成都時,卻因交通原因,又一次未趕上動車,好在有別的車次可以改簽。雖有波折,但我們順利完成了青神中學校與眉山一中的座談,又順道進行了家訪,收獲滿滿。
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定是青神中學校的真誠與熱情。王校長與鄭主任、楊主任將行程安排得十分妥善,接送團隊、安排午餐,并且還帶領團隊參觀了青神著名的喚魚公園。在座談會上,王校長據我們所提采訪提綱,一一回復,十分詳細。在問及對面試者的建議時,王校長、鄭主任與楊主任均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了十分懇切的建議。青神的景色十分美麗,但我認為更美麗的是青神中學校的氛圍與情誼。在與各位老師的交談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學校對年輕老師的幫助與支持,可以算得上是夢中情校了。
值得記錄的是,在進行兩次座談會后,我們進行了一次家訪活動。家訪對象是一名由文學院轉專業到法學院的學生。通過交流,我們了解到該位同學的特殊成長經歷。女孩由外公帶大,外公一步步將女孩從涼山走出來,逐漸考上大學,并逐漸確定好自己學法的理想。我知道,這對于大部分的彝族女孩十分不易。我相信,堅韌的女孩一定會靠自己創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