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學生在參觀學習、交流座談、實踐調研中切身體會社會變化進步和民生發展成果,聚焦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在感悟國情民生中培養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7月12-16日,長安大學赴河南濮陽“豫見古城濮陽•感悟民生發展”暑期社會實踐隊先后前往濮陽多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隊員與帶隊老師出發前合影
堅持“吃虧奉獻”,繪就鄉村新貌為了解鄉村振興戰略下濮陽的發展變化及惠民成果,7月13日,實踐隊來到“村級市”西辛莊村進行參觀座談,在駐村第一書記閆宏雨的帶領下參觀了村委會辦公樓及農村黨支部書記學院。西辛莊村在33年的深耕發展下已由貧困落后村轉變為“全國文明村”,充分實現了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成為鄉村振興的典型范例與現實縮影,還通過成立農村黨支部書記學院進一步弘揚“傳奇”村支書李連成的吃虧奉獻精神,搭建起打造村支書成長搖籃、服務“三農工作”的平臺。隊員們感慨于西辛莊村的滄桑巨變和如今富裕興旺、美麗宜居的新貌,認識到巨大發展成就離不開正確道路引領和精神力量感召。
實踐隊參觀西辛莊村
實踐隊與駐村書記交流西辛莊發展現狀
實踐隊參觀農村黨支部書記學院
實踐隊了解黨支部書記學院培訓開展情況
傳承紅色基因,實現以文促旅重溫紅色記憶,學習紅色文化是新時代青年的必修課。7月14日,實踐隊前往“中原紅都”單拐村,參觀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舊址紀念館、冀魯豫邊區抗戰史實展館、第一兵工廠舊址等地,回溯冀魯豫根據地的發展歷程,了解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跡,感受波瀾壯闊的革命浪潮。隊員們在接受思想教育與精神洗禮的同時,通過與講解員及當地村民的深入交流,體會到當地對紅色文化的重視、開發與保護,挖掘紅色資源與發展紅色產業則激發了文化振興的作用,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關鍵。
實踐隊參觀晉魯豫邊區紀念館
實踐隊參觀軍工史跡紀念館
實踐隊參觀“蓋亮號”步兵炮復制品
實踐隊了解單拐村抗日歷史
深耕特色產業,實干助力振興濮陽是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致力于推動轉型升級,發展現代化農業,7月14-15日,實踐隊前往濮陽市清豐豐碩生態果園、南樂優質西紅柿小鎮進行實踐調研。在與果園負責人的交流中,隊員們掌握了更多的農業知識與實踐經驗,認識到農業生產與旅游觀光相結合模式對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西紅柿小鎮由當地政府、學校與企業三方合作建設,依托人才隊伍進駐、專業技術支持及黨建賦能引領,已實現創新型研發、標準化生產、先進式管理、品牌化經營,輻射周邊25個貧困村。行走在溫室大棚中,隊員們深刻感受到弘揚實干精神才能助力農業提質增效,實現鄉村振興。
實踐隊參觀豐碩生態果園
實踐隊參觀張果屯西紅柿小鎮
負責人向實踐隊講述西紅柿小鎮運作模式
實踐隊參觀種植區
感受非遺魅力,增強文化自信文化是城市最好的名片,7月15-16日,實踐隊分別前往濮陽市博物館、濮陽瑞麗麥稈畫藝術館、東北莊雜技文化園區,參觀學習并進一步采訪國家級非遺——聶氏麥稈畫的第五代傳承人聶遠征、曾任東北莊雜技協會會長的百歲老人劉排友。隊員們充分感受到濮陽悠遠厚重的歷史文化傳統,震撼于麥稈畫的精美生動及其文化底蘊,傾佩于傳承人的匠心與巧思,也了解到濮陽雜技發展特色及對中國雜技事業傳承的巨大貢獻。濮陽的變遷與發展離不開眾多先驅者的拼搏奮斗,建設發展中創造的文化價值不僅局限于藝術層面,也是發展的重要動力與源泉。
實踐隊參觀濮陽博物館
實踐隊采訪非物質文化遺產聶氏麥稈畫傳承人聶遠征
實踐隊參觀東北莊雜技博物館
實踐隊采訪前東北莊雜技協會會長劉排友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從多個方面感悟到濮陽民生發展的巨大變遷與成就,紛紛表示將胸懷理想抱負、厚植家國情懷,扎實學習、強化實踐,在開拓人生道路的過程中奉獻社會、不負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