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2024年7月18日訊(通訊員:黃燦)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4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的涉未成年人暴力案件中,被告人為留守兒童的案件共1835件,占比22.94%。根據數據得知校園欺凌發生在留守兒童的數據高22.94%,這充分的暴露出我們在校園安全和留守兒童關懷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該數據來自司法大數據。為此,由10名志愿者組成的花季衛士志愿服務團隊來到四川省鄉村振興幫扶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其中留守兒童數量高達54235名。正值暑假,學生多在家中玩耍,以社區和村委輻射,覆蓋盡可能多的兒童,進行以防欺凌等安全知識宣講,旨在增強青少年兒童的防范意識,傳授防欺凌等應對策略,強化其自護能力。
2024年7月8日-7月17日,花季衛士志愿服務團隊先后在民建社區、永樂村、興隆村、光輝童伴之家、灣兒溝村、馬邊彝族自治縣中學、光輝村、煙鋒鎮、黃茅梗,開展了九場欺凌宣傳活動,累計覆蓋400余人次,年齡從8歲-18歲。
因團隊服務的年齡不同,授課的內容也有所區別,針對8-13歲的低齡未成年人,我們側重于讓學生知曉什么是欺凌、如何區分欺凌行為,欺凌的行為表現,如何保護自己。并從教學形式中更新,采用“案例講解和視頻片段賞析+游戲互動”的形式,寓教于樂,讓課堂更有吸引力。

針對14-18歲的未成年人,該年齡段的學生,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轉變,學生更具有明辨是非的意識,價值觀也在不斷接近成熟的階段,我們采用“案例講解和視頻片段賞析+案例討論”的形式,課堂增加了涉及到校園欺凌的相關法律知識科普。真實案例視頻結合之前相關法律法規,讓學生明白校園欺凌不僅是道德問題,更是法律問題,實施欺凌者需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案例討論中,學生的思維激情碰撞,在更成熟地思辨色彩中,不僅學到了怎樣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更不做欺凌的施暴者和助威者。

校園欺凌發生在留守兒童身上,對于他們來說是心理重創,導致他們學業受阻,產生社交障礙,造成性格扭曲,影響未來職業選擇和個人發展。開展此次活動的重點是為了盡量消除校園欺凌,讓更多的青少年兒童了解到國家對校園欺凌極度重視,以保護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和安全,維護校園和諧穩定。

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花季衛士志愿服務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