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2024年的陽光帶著前所未有的熱情,鋪滿了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寒亭鎮天門村的每一寸土地。7月10日這一天,合肥工業大學文法學院的一支特別隊伍——“和美共建”助力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懷揣著對鄉村未來的無限憧憬,踏上了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他們的到來,不僅為天門村帶來了青春的氣息,更是一次深入探索鄉村振興奧秘的旅程。他們此行目的明確,旨在深入探索“千萬工程”與和美鄉村建設的緊密結合,通過實地踏訪與細致調研,挖掘2023年至2024年間和美鄉村建設的杰出案例,特別是如何有效融合產業發展、人才振興、文化傳承、生態保護以及社會治理等關鍵要素,從而為鄉村的全面振興提供寶貴的思路與力量。
正午時分,陽光穿透了淡淡的云層,灑在了天門村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實踐團隊的成員帶著滿腔的熱情與期待,開始了他們的調研工作。他們深知,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社會實踐,更是一次對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刻理解和實踐。
天門村,這個坐落在青山綠水間的古老村落,仿佛一幅精心雕琢的山水畫,靜靜地訴說著歲月的故事。隨著團隊的深入探訪,一幅幅生動的鄉村生活畫卷在他們眼前徐徐展開。那些錯落有致的農舍,不僅承載著村民們世代相傳的記憶,更見證了天門村在鄉村振興道路上的堅實步伐。干凈整潔的街道、綠意盎然的庭院、歡聲笑語中的村民,無不透露出這個村莊的和諧與美好。
在村負責人的引領下,實踐團隊深入了解了天門村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就。她以生動的語言和詳實的數據,向團隊成員們展示了天門村如何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針指引下,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產業興旺是天門村鄉村振興的基石。通過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天門村成功吸引了大量本土人才回歸家鄉,為村莊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茶園里,實踐團隊親眼見證了生態農業的蓬勃發展。翠綠的茶樹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低語著綠色發展的秘密。村民們熟練地采摘著茶葉,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些茶葉不僅成為了天門村的特色產品,更成為了連接外界與天門村的橋梁。
生態宜居是天門村鄉村振興的又一亮點。在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的過程中,天門村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他們通過植樹造林、美化環境等措施,不斷改善村莊的生態環境。如今的天門村,青山綠水相映成趣,仿佛一幅美麗的畫卷。實踐團隊在村中漫步時,不時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些難忘的瞬間。
鄉風文明是天門村鄉村振興的靈魂。在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的過程中,天門村注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他們通過建設村史館、舉辦文化活動等方式,讓村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歷史文化傳統。在村史館里,實踐團隊通過一件件展品感受到了天門村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村民們對家鄉的熱愛與自豪。同時,他們還參與了當地的民俗活動,親身體驗了天門村獨特的文化魅力。
治理有效是天門村鄉村振興的保障。在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的過程中,天門村注重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建設。他們通過建立村民自治組織、完善村規民約等方式,提高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參與村莊事務的積極性。實踐團隊在與村民的交流中深刻感受到了這種治理模式的優越性。他們看到村民們積極參與村莊建設和管理,共同為天門村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生活富裕是天門村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通過多年的努力和發展,天門村已經實現了從貧困落后到富裕文明的華麗轉身。村民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實踐團隊在走訪村民家中時,看到了他們寬敞明亮的住房、現代化的家電設施以及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這些變化讓實踐團隊的成員們深感震撼和鼓舞。
夕陽西下時分,實踐團隊的調研之旅也即將結束。然而,他們心中對天門村的美好印象和深刻感悟卻永遠不會消失。他們相信天門村的故事只是中國鄉村振興大潮中的一個縮影,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和創新就一定能夠譜寫出更多更加精彩的鄉村振興華章!
圖為實踐團隊走訪村莊 通訊員 孫煥 攝
圖為實踐團隊村莊合照 通訊員 黎旦媚 攝
(通訊員 孫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