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AI)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然而,AI在帶來效率顯著提升的同時,也對不同人群的心理產生了復雜影響。為了深入探尋AI與心理之間的微妙關系,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并應對AI帶來的心理挑戰,“志愿心語行,溫暖心靈路”實踐團積極走近校內同學和社區居民,開展了一系列實踐活動。
線上研討定方向,問卷調研明需求
為了明確實踐的具體方向并深入把握大眾對AI與心理領域的看法,實踐團于4月13日舉行了線上討論會,明確了本次實踐的內容、分工及時間安排等。同時,實踐團還進行了問卷調查,覆蓋在校大學生及社會各職業群體,共收集到有效問卷數百份。結果顯示,大多數人對AI的發展持積極態度,但仍有部分人群在使用AI時產生焦慮情緒,并擔憂其對未來就業的影響。
宣講播種傳理念,校內校外啟新程
4月17日和19日,實踐團分別走入社區與學校,開展以“AI浪潮下的心理圖譜”為主題的宣講會。團隊成員深入淺出地剖析了AI發展對心理的雙重影響,并倡導大眾理性看待AI,也可合理利用其改善心理健康。
深入采訪紀詳實,群言薈萃啟新思
實踐團還開展了一系列采訪活動,廣泛收集校內師生及社會各界對AI背景下人們心理變化的看法。被采訪者普遍認為當前的AI在情感識別和理解方面,尤其是在捕捉情感動機這一深層次的心理活動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關于對AI的依賴性,大部分受訪者表示未產生強烈的依賴感。然而,也有部分被采訪者表達了對AI可能帶來的職業變革的擔憂。他們認為,隨著技術的進步,某些傳統的工作崗位確實可能會被AI取代。
面對AI帶來的挑戰和機遇,被采訪者們普遍認為,唯有不斷學習、積極適應社會變化,才能在快速發展的時代中保持競爭力。他們鼓勵人們以開放的心態,擁抱新技術,同時也要相信人類的核心技能和創造力是無法被替代的。
文創新韻展風采,巧手匠心繪華章
實踐團還推出了一系列文創產品,包括書簽、明信片和心理知識卡片等,巧妙地將AI與心理學元素融入其中。這些設計簡約卻不失深意,旨在傳遞心理健康的理念,引導人們正確看待AI的兩面性,助力心理調適,促進個人和社會的健康發展。
經過一系列實踐活動,實踐團不僅深入了解了AI與心理之間的微妙關系,更通過宣講會、文創產品等方式傳遞了心理健康理念。成員們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探索如何在心理健康領域合理應用AI,提供更個性化、精準化的輔助與支持。同時,實踐團也將不斷總結經驗,優化活動形式,為未來的實踐活動奠定堅實基礎,為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