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互聯網+詩詞誦寫講”:大學思政教育實踐研究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影響力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領域。在思政教育領域,如何有效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教學效果,成為教育者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本文將以“互聯網+詩詞誦寫講”為視角,探討其在大學思政教育實踐中的應用及其影響。
關鍵詞:互聯網+詩詞誦寫講 大學思政教育 詩詞文化
一、引言
在數字化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獲取信息、交流溝通的重要工具。大學思政教育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也應積極適應信息化發展,創新教學方式。近年來,“互聯網+詩詞誦寫講”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逐漸受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關注。本文旨在分析這種模式的內涵、實施策略及其在大學思政教育實踐中的應用效果。
二、“互聯網+詩詞誦寫講”的內涵
“互聯網+詩詞誦寫講”是指利用互聯網平臺,將傳統詩詞誦寫講活動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實現線上線下的互動教學。該模式不僅保留了詩詞誦寫講的文化底蘊,還通過互聯網的優勢,拓寬了教學渠道,豐富了教學資源。
三、“互聯網+詩詞誦寫講”在大學思政教育實踐中的應用
創新教學方式:通過線上平臺,教師可以發布詩詞誦寫講的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討。同時,利用互聯網的多媒體特性,教師可以制作生動有趣的課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拓寬學習渠道:學生可以通過線上平臺,隨時隨地參與詩詞誦寫講活動,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此外,線上平臺還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如詩詞鑒賞、背景知識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詩詞。
增強思政教育效果:通過詩詞誦寫講活動,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同時,詩詞中的哲理和道德觀念也能對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積極影響,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實施策略與效果評估
實施策略:高校應建立專門的線上平臺,提供詩詞誦寫講的教學資源和學習工具。同時,教師應具備相應的信息技術能力,能夠熟練運用線上工具進行教學。此外,還應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參與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線上討論和互動。
效果評估:通過對參與學生的調查問卷、課堂表現和學習成績等多方面的數據進行分析,評估“互聯網+詩詞誦寫講”在大學思政教育實踐中的應用效果。具體來說,可以考察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思政素養提升情況以及學習興趣和參與度等方面的變化。
五、結論與展望
“互聯網+詩詞誦寫講”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為大學思政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通過創新教學方式、拓寬學習渠道和增強思政教育效果等方面的實踐探索,這種模式在大學思政教育中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如何進一步完善線上平臺、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等問題仍需進一步研究和探討。未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進,“互聯網+詩詞誦寫講”有望在大學思政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劉鳳至 來源: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