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赴家鄉之約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語言文學學院寒假社會實踐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語言文學學院2205201班組織的“以青春之名,赴家鄉之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本次活動旨在讓同學們深入基層,了解家鄉發展,鍛煉自身能力,貢獻青春力量。
活動期間,同學們回到各自家鄉,結合專業特長,參與各類社會實踐。他們走進社區、當地政府、企業等地,開展文化參觀、社區志愿、支教等活動,不僅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還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質。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參與社會實踐,不僅增進了對家鄉的感情,還提升了自身的實踐能力和責任感。未來,他們將繼續以青春之名,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黃智妍同學于延吉市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之信用建設科實習,奉獻智慧,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黃智妍同學認為此次實踐既是自己對家鄉政務工作的一次深入探索,也是個人成長的重要里程碑。
王悅溶同學在寒假期間加入山海支教組織,給家鄉一位三年級小朋友補習語文,提起這段難忘的經歷她感嘆道:“在此次志愿活動中,我見證了孩子的成長和變化,這段經歷不僅讓我感動,更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對于社會的意義。”
吳姝霆同學在寒假期間參觀了家鄉朝陽博物館,館內的文物藏品,種類豐富,數量眾多,并且采用了vr投影等先進技術,感嘆家鄉發展越來越好的同時還為家鄉文旅提供了幾點建議,比如整合好景點資源,創新文創產品等等。
包宇彤同學與社區的居民一起合作,參與社區活動,比如清理垃圾、修繕公共設施等。她表示社區實踐活動作為增進居民參與、加強社區凝聚力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她自己將繼續積極參與家鄉活動,為家鄉的繁榮和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權振琴同學參加了一次為家鄉老年人提供生活幫助的志愿活動。她說:“這次幫助家鄉老人的活動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了老人們的孤獨和我們的責任。我們應該更加關愛身邊的老人,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支持。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這樣的活動中來,共同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貢獻。”
班級里還有很多同學參加了多樣的家鄉志愿活動,在這里雖然沒有詳細闡述,但他們同樣是優秀的志愿者與實踐者。
家鄉是每個人成長的起點,也是大學生了解社會、認識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場所。同學們利用寒假時間,回到家鄉進行實踐活動,不僅鍛煉了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還增強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感。2205201班的全體同學在家鄉實踐中展露自己的風采,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未來,同學們也將繼續關注家鄉的發展,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成為有責任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
作者:王悅溶
審核:黃智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