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調研心得
寒假調查心得
張穎婷(城市與環境學院2302班)
今年寒假,大一的我第一次參加這種假期調查研究活動。主題和我所加入的消防志愿服務大隊相關,即社區居民應對火災風險的預防意識及科學滅火技能的掌握情況的調查研究。
從近些年的新聞我們可以得知火災事故頻發,尤其是城市小區高層建筑火災危險系數更高。消防工作涉及社會的各個領域,與各個行業和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們星火燎“援”實踐隊決定調查人們對自身所處社區消防安全保障及消防知識的了解情況,從而更好地開展工作。現在調查已經接近尾聲,根據我們的統計數據,我感受頗深。
截止到今年二月十五日下午五點,實踐隊總共收集答卷一千四百六十五份,來源幾乎遍及中國大陸,除了西藏自治區、寧夏、黑龍江和吉林省等。答卷最多的省份是湖北省,數量高達五百五十四份,其次是云南和貴州兩省。
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出參與者以居住在傳統小區為主,比例是41.84%,其次是農村自建房和公寓樓,最少的是別墅區和其他類型,其他類型僅占0.2%。 從收集的結果上看,無論是了解所在社區的火災風險、家中配有滅火器的比例還是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滅火器、參與過火災應急演練等的比例雖然基本上過半,但總體并不高,甚至有超過百分之二十的答題者并不自主愿意參與社區組織的消防安全活動。這說明居民對火災風險的認知程度和防范意識有待提升。這對于個人的人身安全,社區的環境安全,社會的總體安全有重大影響。
根據調查中所反映的問題以及本人經歷,我對相關問題有些建議:社區應積極配合消防安全部署,有備無患,同時加大宣傳力度,比如近些年家庭里的用火因素大大增多,部分居民購買的用品存在安全隱患,需要多了解相關知識,避免使用不當而引發危險。其次是要對消防隱患排查整改,今年寒假期間新聞中就出現了因為消防器械被損壞而未得到及時整改,從而致使火災時救援有心無力的現象。在校期間,身為消防志愿服務大隊的一員,本人多次參與消防器械的檢查,只有多檢查多整改,才能做到真正的保障安全。再者是社區應定時準備消防應急培訓和演練,居民也應積極參與,提升相關消防知識儲備。比如滅火器和逃生面具的使用,雖然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大多數居民了解,但逃生面具的使用熟知情況不盡人意,在調查中展現的是占比近半的答題者并不了解,這值得提出學習培訓。學習這些知識,不僅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家人的關愛,對社會的貢獻。
“禍在一瞬,防在平時”,需要所有人從平時做起,珍愛生命,做好防火工作,增進消防知識,以避免災難的發生,盡可能減少災難的負面影響和生命財產威脅,維護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健康。
通過這次調查研究,我個人增長了消防安全知識,對消防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同時提升了我參與社會性活動的經驗,在與隊員一起完成任務時收獲了滿足感,讓我更好地與人交流溝通,團隊意識加強。這個活動項目也讓參與的居民提升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同時優化社區安全環境,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防患于未燃,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作者:張穎婷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