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鄉村振興主戰場,過好幸福美味中國年”年在一起小隊寒假“我的中國年”主題實踐活動圓滿完成
聚焦鄉村振興主戰場,過好幸福美味中國年
——能源院2203支部“我的中國年”主題實踐活動順利舉行
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聚焦鄉村振興,領略全國各地各名族的年味風氣、年俗美食,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2203支部徐梓翔、趙張堯等成員組成“年在一起”小隊,響應學校學院的號召,于1月18號起,回到故土,回到家鄉,找尋屬于自己的年味。
每個人對年味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那是家鄉留在靈魂上的獨特印記。年是什么?年是氤氳在廚房蒸汽中的飯菜香味,是家人團聚的歡聲笑語,是爆竹煙火肆意綻放的絢麗多彩。來自南通如皋的趙張堯同學選擇聚焦于特色民俗活動——逛鄉村燈會。燈會里面的燈飾各種各樣,最有趣又貼近生活的是農村手工藝人奇思妙想做出的燈,它們往往代表著鄉村生活的某一方面,如水稻機,鯉魚磨等等。逛燈會不僅能夠讓人感受到新年的氛圍和熱鬧,更能夠看到家鄉的變化和發展。人們點亮的不僅是彩燈,更是一個期盼美好明天,家鄉繁榮昌盛的希冀。
民俗文化是一個地區人們的精神總資產,是年味的重要來源,每個人應該細細體會,在家鄉的呵護下,收獲文化上的力量和精神上的慰藉,也應該好好利用,抓住機會促進鄉村振興。來自江蘇宿遷的徐梓翔同學,在這個寒假里,他聯系市委駐鄉村振興幫促工作隊,參加了由宿遷市廣播電視總臺,宿豫區鄉村振興局舉辦的宿豫區鄉村振興幫扶工作成果展暨鄉村振興年貨節。會場沸反盈天,鄉村商戶們在政府提供的攤位上吆喝著自家的商品,古法釀制的醬油飄香四溢,自己炒制的糖果蜜餞甜蜜爽口,手工藝人制作的糖畫,仿真花栩栩如生......物美價廉的商品借著活動的契機,從鄉村走到了城市,走到了每個人的家中。攤位周邊整齊擺放的立牌展示著近三年的鄉村振興成果:累計整合各方資金1.09億元,建設產業類,民生類等各類幫促項目86個.....這一個個翔實的數據和商戶們臉上洋溢的幸福笑容相得益彰,首屆鄉村振興幫促工作開局良好,起步平穩,成果豐碩!
除了豐富多彩的風俗活動,各地的特色美食中也包含了濃濃的年味。李樂天同學從陜西省紫陽縣漢王鎮帶來了起源于漢高祖劉邦時期的著名傳統小吃——紫陽蒸盆子。從漢江艄工歇腳歡聚時的薈菜到除夕團圓飯上的壓軸大菜,紫陽蒸盆子作為一項古老的傳統安康春節美食,寓意著祈求好運和豐收。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經濟煥發活力,這種幾千年的民俗又重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在農家樂里,人們往往用這道菜來招待遠方而來的游客,不僅給人帶來古老而又豐富的文化體驗,而且能作為支點撬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杠桿。新時代的紫陽蒸盆子不僅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體現,更是人們對來年美好生活的希冀!
中國年是中國人民祈福的重要時刻,是中國56個民族共同的團圓之年。年不僅將每個家的成員聯系在一起,也把各個民族串在了一起。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的回族小伙白書瑋同學展示了一種回族特色食品——回族馓子。每逢重要的節日,回族家庭便會炸制馓子來招待客人或者饋贈給親朋好友,因此,馓子已經成為回漢團結友愛的象征,也是民族大團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如此,因馓子特定的形狀與炸制過程,它也被賦予了財富,繁榮,團結和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寓意。隨著祖國的日益強大,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越來越好,中華民族大家庭觀念也越來越深入人心,馓子,這只以前不會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燕子”,現在也真正地走入了千家萬戶,承載著民族大團結和幸福生活的念想,長久地傳承下去!
通過本次主題活動,每位同學都積極發掘身邊的年味,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中國年。年,不僅是一場場的廟會、一次次的吆喝、一盤盤的美食、一縷縷的炊煙,更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團圓,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的歡喜,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驕傲,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的美好。2203支部將以此為平臺,進一步聚焦鄉村振興,促進家鄉發展,將年味傳至家家戶戶!
作者:徐梓翔 陳江 來源:無
- 支教總結——馬釧
- 時光荏苒,轉瞬即逝,七天的支教活動很快就落下了帷幕。本次支教對我來說是一項充滿挑戰與收獲的經歷,也是一段難以忘懷的旅程。
- 02-17
- 支教總結——張思遙
- 教育的力量,是如此神奇而偉大。在支教的過程中,我深切地體會到了教育的魅力和價值。
- 02-17
- 支教總結——李宗達
- 時間過得真快,支教的時光不知不覺間結束了。我與乳山“團團小課堂”的孩子們度過了七天美好的時光。與他們相處的一幕幕快樂的場景浮現
- 02-17
- 倡導健康飲食,共筑食品安全防線
-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受到廣泛關注。為了加強公眾對食品安全的認知,提升健康飲食意識,塔里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
- 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