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見“圾”行事,與“化”同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我們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在這個垃圾問題日益嚴重的時代,垃圾分類成為了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為了強調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引導公眾養成正確的垃圾分類習慣,江蘇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見‘圾’行事,與‘化’同行”實踐團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宣講活動,將書本上的化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相關聯,向居民們傳達垃圾分類的知識和技巧,引導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與垃圾分類行動。
垃圾分類中蘊藏著許多化學奧秘,分類后的垃圾在處理過程中也涉及到許多化學原理。通過了解,居民雖然有垃圾分類的意識,但是對于有害垃圾具體的危害、經過分類后的垃圾最終如何處理等內容并不了解,因此,江蘇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見“圾”行事,與“化”同行實踐團來到江蘇省徐州市云龍區慶新社區和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玲東社區進行垃圾分類與化學知識的科普宣講。
垃圾分類舉手之勞,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在蘇州市吳中區玲東社區,實踐團成員在互動中開展垃圾分類中的化學知識的宣講,結合垃圾中的化學成分以及化學處理方法向居民介紹正確垃圾分類的益處,通過視頻讓居民深刻意識到"輕而易舉分垃圾,舉手之勞變資源",既提高垃圾資源利用水平,又減少了垃圾處置量。此外,實踐團成員通過調查問卷了解社區居民對于垃圾分類知識的熟悉程度,幫助居民提高垃圾分類意識,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助力文明社區建設。在徐州市云龍區慶新社區,實踐團成員向社區的居民們開展了垃圾分類與化學知識的科普宣講,從生活中常見的垃圾講解如何分類,提高了居民對日常垃圾分類的了解。同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以對垃圾中涉及到的化學知識進行科普,使居民更多地了解了許多垃圾帶來的危害和各類垃圾回收處理的方法。通過此次宣講,幫助居民在生活中能夠利用化學知識正確的垃圾分類,保護當地生態環境。
化學知識圍繞生活,垃圾分類深入兒童。在徐州市云龍區慶新社區,實踐團成員對社區兒童暑期班開展垃圾分類的宣講。本次宣講向孩子們介紹了進行垃圾分類的原因,認識垃圾分類及其意義,動手操作生活中的化學小實驗,進行生活垃圾模擬分類“圈地運動”游戲。在垃圾的模擬分類環節中,孩子們積極參與游戲,認真學習垃圾的分類,讓孩子們進一步投入到垃圾分類的行動中來,不斷提高自覺愛護環境衛生的意識,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通過這次垃圾分類主題活動,我們的社區居民們紛紛表示,加深了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認識到垃圾分類對環境保護和資源回收的重要性。此次活動不僅讓人們意識到了個體的責任,也強調了我們每個人都是環保事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垃圾分類,一個看似微小的行動,卻能為地球的未來貢獻巨大的力量。不僅是一種環保行動,更是居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相信居民們將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為我們的社區創造一個更美好、更環保的未來。讓我們攜手保護地球,共建美麗家園!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歲月長河,紅色傳世
- 在2023年7月15日的清晨,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科技學院追光者志愿服務實踐團懷著崇敬的心情,踏上了一段感悟紅色歷史的旅程。
-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