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南通7月25日電(通訊員盧艷)7月25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人文傳媒學院“星火成炬,丹心筑夢”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的成員利用這個暑假,走進南通博物苑開展社會實踐。為充分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現狀及存在問題,根據線上進行的問卷調查進行整理匯總,隊員們隨機采訪了里面的游客,并通過南通博物苑里的文物直觀了解中國式現代化在南通的發展歷程,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全面發展建言獻策。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接地氣入人心,從博物苑靜觀現代化博物苑是文物的“存儲卡”和歷史的“解碼器”,更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文化客廳,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進歷程中,讓中國式現代化文化成果傳向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深入闡述,為南通博物苑做好各項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澎湃動力。希望通過千年典籍向觀眾傳播、展現中華文化獨特魅力,讓觀眾感受中華文明弦歌不輟的傳承,讓典籍里蘊藏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價值不再囿于書齋及學術研究視野之中。
讓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努力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多的文博智慧和力量,當代中國博物館人義不容辭,大有可為。
接地氣入人心,以采訪筑牢理想信念隊員們認為,在實際的推進工作中,首先要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去了解中國式現代化。團隊采訪了南通博物苑的相關游客,熱情的向他們介紹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情況,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式現代化,并詢問他們與中國式現代化相關的部分問題,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哪里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等等。部分被采訪者表示南通新地鐵的建成,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無限的便利,方便出行;再如人們現在使用的智能手機,極大地方便了交流溝通與日常生活。
通過和游客們的短暫交流,團隊成員對于他們強烈支持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感到由衷的高興。同時,被采訪者對于這次的社會實踐采訪活動也給予了大力的肯定與支持,希望通過宣傳,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貢獻自己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總是以社會現代化作為前提,社會在實現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也在不斷促進人的現代化,最終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青年與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始終存在著彼此塑造、交互影響、有機統一的聯動性關系,廣大青年積極投身社會現代化的實踐過程也是實現自身現代化的過程。黨的二十大全面擘畫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規劃藍圖,為新時代青年助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指明了新方向與新路徑。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采訪游客照片。中國青年網 盧艷 攝

圖為實踐團隊成員合照。中國青年網 盧艷 攝